文 / 小龙家水哥

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族实业的现状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二百一十八章民族实业的现状

    周胤民开着他那辆二手劳斯莱斯车,在沪海市内的大街小巷中乱逛着,一边欣赏街景,一边趁机收集情报,将东瀛帝国军各个关卡岗哨的人员配置,武器分配等情况,全都通过放在挡风玻璃后面的后视镜上的智能手机,一一录制了下来。

    中午的时候,周胤民就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了一些地道的沪海小吃,然后又钻进车里,将车停在路边,斜靠在座椅上,小憩了片刻。一点多的时候,周胤民便直接又开着车,去了丰源路241号的翁氏面粉厂。

    丰源路位于沪海西郊,毗邻青浦江的一条支流苏城河,跨过苏城河,就算出来沪海市辖区,河对面就是两浙西省的苏城府,苏城府稍微往北一点,就是两浙西省的嘉定府,苏城府、嘉定府和沪海市三城交界于此。

    翁邵斌的老家,就在苏城河对面的苏城府里。三十多年前,他父亲翁成铭毅然决然的卖掉了祖上传下来的三十亩薄田,得到了四十五块鹰洋。孑然一身,刚刚二十岁出头的翁成铭就揣着这卖掉祖田得来的四十五块鹰洋,孤身闯荡沪海滩,凭借着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给西洋人做买办跑腿,慢慢发家,一步一步积攒起了第一桶金。

    后来前清倒台,民国初创,国家百废待兴。国家改朝换代,沪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也是人心惶惶,局势一日三变。翁成铭又抓会,以极低的价格,在苏城河边的丰源路,买下了一块地皮,投资实业,创办了翁氏第一家实业工坊——翁氏面粉厂。

    前清倒台,民国创立之后,整个华夏大地好像打了鸡血针一样,仿佛民族兴旺繁荣指日可待。再加之上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全都卷入其中,根本无暇顾及远东的华夏。

    这就给了华夏的民族资本一次兴旺发达的机会,在那个时候投资实业的民族实业家,基本上只要肯投钱,就没有亏本的时候!甚至于翁成铭投资创办的这么一个小小的面粉厂,还收到了来自清岛的日耳曼帝国驻军的订单!

    清岛的日耳曼帝国驻军被东瀛帝国军打败,清岛易手,成了东瀛人的地盘,日耳曼帝国驻军甚至没钱继续支付订单尾款!第一次世界大战,日耳曼帝国战败,帝国驻沪海总领事馆撤馆,总领事直到离开沪海的时候,都没给翁成铭任何交代。

    这在旁人看来,这单生意,是铁定亏了,但翁成铭却像是一点都不在乎一样,甚至连提都没再提过这单生意。旁人只当翁成铭是吃了个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可能也不好意思往外说。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十几年之后,日耳曼帝国便卷土重来,重新在沪海设立总领事馆。

    总领事馆开馆的时候,日耳曼帝国驻沪海总领事除了邀请沪海的军政要员外,华人商贾之中,竟然独独只邀请了翁成铭一个人,并且当着沪海军政要员的面,称翁成铭是日耳曼帝国最尊贵的朋友!

    不仅如此,总领事冯斯特先生还代表日耳曼帝国军方,给予了翁成铭十倍的订单尾款,并且再次向翁成铭的公司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订单,从总领事馆的食品采买,到总领事馆的装饰翻修等等,事无巨细,全部交给了翁成铭的公司来办理。

    光是日耳曼帝国驻沪海总领事馆的订单,在一年内,就给翁成铭的公司带来了超过十万块的利润,这还没算上冯斯特先生介绍给翁成铭的日耳曼帝国商人,通过翁成铭的公司进出口到民国的商业贸易往来的利润!

    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翁氏实业便在沪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小作坊,一跃而成为沪海炙手可热的大商贾,翁氏家产甚至一度排到了沪海前十名以内,直到东瀛人全面占据沪海。

    东瀛人占据沪海之后,华夏的民族产业遭受到最为严重的打压。大量东瀛资本的流入,又仗着有东瀛帝国军军方的撑腰,东瀛商人在沪海巧壤夺,欺行霸市,以几近倾销的方式,向沪海甚至是整个华夏倾销轻工业商品。

    翁氏实业本身的实业基础不怎么牢固,最初的实业工坊也就一座面粉加工厂,一座纱纺厂,在日耳曼帝国的支持下,才得以涉足进出口货物贸易。

    东瀛人的大量资本进入沪海,强势冲击下,翁氏实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顿时就成断崖式下降,面粉所占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占据沪海将近百分之二十七的市场份额,陡然降至不足百分之五,纱纺厂更是从百分之十九,降至不足百分之二!

    市场份额这样的断崖式下降,落在任何一个商人头上,都将是灭顶之灾,然而这种灭顶之灾,还不仅仅是针对翁氏实业一家,而是针对的整个华夏民族产业,东瀛人的强大资本,几乎横扫了沪海大大小小所有华夏民族产业!

    而其他一些外国资本也趁机落井下石,配合着东瀛资本打压挤压华夏民族资本。沪海华夏族人创办的最大的私营报社《申报》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东瀛人占据沪海后的这两年,华夏民族资本创办的实业工厂作坊,就倒闭破产了三百七十余家,涉及金额超过五亿元法币!

    可以说,东瀛人全面占据沪海的这两年,沪海市内的华夏民族资本实业,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十不存一!

    翁氏实业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还能够坚持到现在,也着实不容易。周胤民一边开着车,一边看着放在副驾驶室座椅上,从巡警总署档案室里弄出来的关于沪海民族实业的报告卷宗,暗自想到。

    东瀛人的特别顾问团进驻巡警总署后,接管了巡警总署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几乎完全架空了从何东林总警长到分巡房警长这些中高级警长的所有权力。

    但即便如此,周胤民他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搞到他们想要的文件档案,包括案件卷宗等等,周胤民手上拿着的这份关于民族实业的卷宗,只不过是他不想让东瀛人看到的某些卷宗中的一个罢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