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南线走的是318国道,318国道横贯我国东西,全长5000多公里,大体上平行于北纬30度,地形从平原、丘陵、盆地直到高原,周边风景如画,多姿多彩,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从成都开出不久龙善墨就知道了,“高原,我来了。”这句话说早了,路上太堵了,走走停停十几公里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出门时的兴奋顿时被熄灭了一大半,不过既然出来了断然没有回去的道理。

    跟随着车流时快时慢的前行,车是郭春雷和黄毛轮流开,龙善墨坐在后排看景,其实他也不想这样,没办法,我不会开车。

    路上龙善墨倒是跟雷哥提过,让郭春雷教教他开车,毕竟咱也是有车的人了,郭春雷看了一眼外面的车流道:“想死咱换个别的法,后备箱有绳,你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选一个结实点的树杈,绳子往上一挂,这就齐活,何必连累我们哥俩呢。”

    “哥,咱不带这么挤兑人的。”

    “外面这么多车,你想这儿练车,你不是找死你是什么?”

    黄毛见龙善墨有些尴尬,劝解道:“龙,这样,我先教你一套口诀,你先学习一下理论,等有条件了我再教你实践。”

    龙善墨赶紧就坡下驴,道:“行,你先说说口诀。”

    “这是一套车起步的口诀,你记好了,一踩二挂三扒拉,放下手刹摁喇叭,就是先踩离合,接着挂档,打转向,放下手刹,按喇叭起步。”

    口诀很好记,龙善墨按照口诀的顺序慢慢的琢磨开车的动作,你别说,这倒是一个解决堵车无聊的好办法。

    穿过二郎山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是一段下坡路段,前面灯火似长龙,蜿蜒曲折,美,甚是美,但是半天也不见这条长龙动一下,真算是眼是美的,心是苦的。

    折腾到大半夜到了泸定,人困马乏的实在没办法走了,找家小旅馆住下,一个标间老板张嘴要五百,爱住不住,黄毛还想还价,郭春雷一把拉住他道:“少废话了,就这儿吧,开一天车累死了抓紧歇了吧,又不是你掏钱,你心疼啥。”

    龙善墨苦笑着道:“雷哥,宰大户也不用说这么明吧。”

    “我们开车,你坐车,你还说啥,掏钱吧。”

    第二天仨人睡到九点才起床,出来玩的没必要太拼命,如果为了赶时间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那就落了下乘,对此三个人达成一致意见,既然速度上不去,那就随遇而安,边走边看。

    来到泸定自然要看看泸定桥,泸定桥不需多言,中国人大多都应该知道,小学课本里还有一篇课文就是《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两岸,数根粗大的铁链就是桥梁,上面铺的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椅晃的,确实惊险,河面还算平稳,水流算不上湍急,大概是雨季还没到来的原因。

    铁索锈迹斑斑,河水奔流不息,时光荏苒,龙善墨正欲感慨,还没来得及吟诗一首,忽然看见桥中央一哥们拍着栏杆嚎啕大哭。

    郭春雷一指那哥们道:“看看人家的感情,缅怀先烈是多么的真诚,在看你俩站在这儿跟没事人似的。”

    黄毛笑道:“这哥们的爷爷准是老红军。”

    龙善墨也赞道:“铁索凭吊,感怀古今,真感情,好汉子。”

    郭春雷给我一脚,道:“少贫,走,过去劝劝。”

    仨人挤过汹涌的人群来到那哥们身边,郭春雷道:“怎么了兄弟,咋哭的这么伤心?”

    “我的苹果啊,我拿着手机正拍照呢,来了一群人,也不知道是谁撞了我一下,结果手机咣当掉河啦,六千多呢,一个腰子没啦,回去媳妇还指不定怎么收拾我呢,你说我能不哭吗?”

    郭春雷无语了,不知道该怎么劝,只好拍拍那哥们的肩膀道:“节哀,节哀,手机掉河里总比人掉进好。”

    中国旅游就这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人还特多,是个景点就乌泱乌泱的,人挤人的,掉个手机还不正常。

    泸定除了泸定桥也就没什么可看的啦,于是仨人开车继续西行,下一站就到了康定,就是那个康定情歌的那个康定,不过他们在康定没多停留,只是简单的吃个饭,就继续西行。

    康定的下一站就是新都桥,新都桥是川藏南北线分岔的地方,也号称摄影家的走廊,沿途的风景美丽如画,小溪、草甸、河谷、远处的青山,其实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丽无处不在。

    新都桥往西就是雅江、理塘、巴塘,这一段路况非常糟糕,速度根本提不上来,不过蓝天白云、高原草甸,清澈溪水还是让这段行程不至于影响心情。

    出巴塘,过金沙江大桥,算是正式进入西藏,龙善墨再次从天窗里探出身来,张开双臂大喊:“高原,我来了。”

    还没等龙善墨抒情完,一个威严的声音道:“停车,接受检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