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仙侠 > 圣剑啸天
文 / 古达子

第一百四十九章 叛乱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胡庸今天值班,早早来到了鄱阳湖畔的营帐。

    胡庸进来时,见屋中无人,案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屋中央有一盆炭火,烧得正旺。

    胡庸便在房中等。从这里望出去,可见鄱阳湖一角,湖上风大,狂涛万丈,白浪掀天,这是一年岁尾的寒冷时节,天空飘洒着雪花。

    胡庸无意中看到了一幅女人画像,压在一叠公文下,他抽出来一看,是一幅美人图,正是他给楚啸天的雅兰画像。不知什么时候,楚啸天在空白处题了一行字:何日得睹芳颜,于愿足矣。

    胡庸脸上露出惊喜,看起来自己并未猜错,楚啸天既不是克己复礼不近女色的圣人,也不是因守清规而疏于情感的准和尚。他下决心,非替楚啸天把雅兰弄到手不可,这是比什么都来得快捷的投注。论才学,他不缺;论计谋,他不少;但比起美人来,也许只有江山可与之媲美,别的都不在话下。

    胡庸若有所思地将雅兰画像又放回了原处。

    一阵脚步声传来,胡庸退到门口,谦恭地站好,楚啸天跺跺脚上的雪进来了,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好大的雪,明年当是个丰年,瑞雪兆丰年,鄱阳湖上下这么大的雪,不多见啊。”忽见胡庸立在那里,问:“是你?有好消息吧?这几天真是捷报频传啊。”

    胡庸说,大军攻到小孤山,陈友谅部将傅友德、丁普郎投降了。

    “傅友德?是傅友文的哥哥吗?”朱元璋问。

    “正是。”胡庸说:“主公不是特地让傅友文从镇江赶来,写信去劝降他哥哥了吗?果然奏效。”

    楚啸天说:“可惜让武子豪跑了。听说他带了雅兰坐小船得以逃脱。我原以为这次必能俘获武子豪呢。”

    胡庸善解人意地说,抓到武子豪尚在其次。只是雅兰跑了可惜。可惜雅兰这样的美人,跟了武子豪这么一个獐头鼠目的人,会有什么好结果!

    楚啸天一下子把心底的话说露了馅:武子豪对她不薄啊,不是没有封元配,反倒封了她为皇后吗?

    胡庸言外有意地说,封皇后,也是短命的,带伪字的;跟上明主,封正牌的也不是什么难事。正牌的不是明显地指他楚啸天吗?

    楚啸天心里很舒服,正要说什么,杨航进来了。楚啸天问他有什么军情吗?

    杨航报告,黑子将军已乘胜攻下南康、黄州、广济、兴国,武子豪的江州行省丞相胡廷瑞来投降了。

    楚啸天说:“快请,这胡廷瑞也是一方豪杰呀。快,请到客厅去。”

    胡廷瑞与其说是将军更像个儒士,举止文雅,谈吐斯文,也没穿戎装。他坐下后,说:“在下代表江西大人祝宗前来见明公,愿举江西而报效。”

    楚啸天说:“足下深明大义,真是百姓的大恩人,如果用兵攻伐江西,不知兵祸要涂炭多少百姓,我不会亏待你的。”

    胡廷瑞看了一眼不苟言笑的吴博文,说:“不过,我们有个要求,不好意思说出口。”

    楚啸天道:“但说无妨。”

    胡廷瑞道:“江西上上下下的人相处久了,不想分开。我们投效后,不知可否仍各安其位?”这当然是不拆散的意思。不拆帮,恰恰是楚啸天忌讳的。

    楚啸天皱起眉头,沉吟着,脸上明显是不快的表情。一见楚啸天有拒绝的可能,吴博文表面上不动声色,脚却在桌子底下踢楚啸天,示意他别因小失大。

    楚啸天这才醒过腔来说:“好哇,这没什么,只要足下肯使江西免遭干戈,我楚啸天什么都不计较。”

    胡廷瑞大喜过望,说:“那太谢谢主公了。我们欢迎明公即去洪都,见见大家。”

    楚啸天说:“好,好。”

    胡廷瑞又问,不知明公会派哪位大将去镇守洪都。

    楚啸天说:“就近派邓天就行了,可任他为江西省参政,在南昌留守;知府呢,派叶琛去。”

    胡廷瑞有感于楚啸天的仗义,他沉吟着,说:“有一件事,我不能瞒着明公。江西祝宗和我外甥康泰本意是不想投降的,经我百般劝说,才勉强首肯,但我终究不放心。所以把这事说出来,明公有个预防为好,省得到时候一旦有事,措手不及。”

    楚啸天说:“先生真是诚实君子呀,谢谢你!但愿他们识大体,不再反叛为好。”

    吴博文不失时机地提醒楚啸天,康泰是有兵权的,留在南昌不利,可派人去传令,叫祝宗、康泰率所部前往湖广,归周左达统一指挥。

    楚啸天说:“你看,最终还是不能一点不变地保全江西旧制。”

    胡廷瑞说:“主公对我这样好,我不能不把丑话先说在前头,如日后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

    胡廷瑞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本来不情愿放弃江西投向楚啸天的外甥康泰,现在更加后悔了。没想到刚刚归顺,楚啸天便食言变脸,令他率部前往陌生的湖广,去听候周左达节制和调遣,他有一种受了愚弄的感觉。这已是草长莺飞的江南三月天了,康泰和祝宗带兵行至女儿港,二人在酒桌上三言五语就对了心思,不谋而合,决定拒绝前往湖广,就地竖起反旗。

    布幔把舱门堵得严严的,一丝灯光不透。

    舱中,祝宗正和康泰密议。祝宗说:“原来说好的,投降后什么都是原来的样子,现在怎么样,调我们去湖广,归周左达节制,我们就等于解除兵权了。”

    康泰更是归罪于舅舅胡廷瑞,说他心软,心猿意马;他说武子豪成不了大事,可武子豪毕竟拿我们当回事,江西的事不怎么管。现在好,一夜间,我们成丧家之犬了。

    “是呀。”祝宗说,现在楚啸天把他的爱将邓天派驻南昌来了,我们处处受他监视,不是太窝囊了吗?

    “现在反也来得及,”祝宗说,邓天在洪都城里兵不多,我们可以杀个回马枪,他必定措手不及。

    “好。”康泰拍案而起,决定立即召集可靠的将领,马上带兵杀回洪都。

    一切布置完毕,才想到所有兵船早已易帜,挂的全是楚啸天的旗。

    康泰正发愁来不及筹办自己的旗,部下来报,对面一条很大的商船张挂满帆,亮着灯笼正顺江而下。

    这条商船被康泰的部下拦截了。由于外面传来争吵声,祝宗就问出了什么事?

    一个小校来报告:“我们拦劫了一条商船。”

    祝宗说:“做买卖的拦他干什么?放了。”

    康泰却问:“船上装的什么?”

    那小校报告:“全是布匹。”

    “布匹?”康泰眼一亮,说了声天助我也,命令把布匹都卸下来,扯做旗帜。

    那小校说:“全是黑布。”

    祝宗皱起眉头,黑布怎么行?

    康泰却说,黑布就黑布,做黑旗,当一回黑旗师。

    商家和水手们哭丧着脸看着康泰的士兵把一捆捆黑布扛到小船上。

    一片裂帛声汇成的声浪有如波涛。士兵们都在江滩上扯布,一面面黑旗陆续张挂到各条兵船上。

    当康泰的水师调头杀回洪都时,守卫南昌的邓愈毫无察觉,正高枕无忧地睡大觉呢。

    邓天睡梦中听到号炮声,他坐起来,见窗上红光一闪一闪的,外面传来呐喊声。

    邓天警觉地跳下地穿衣服,一边高叫:“来人!”

    进来的侍卫惊慌地说:“邓大人,不好了,康泰反了,又杀回洪都了。”

    邓天强作镇定,叫侍从备马,集合队伍守城。

    侍卫刚拉来战马,一个受伤的千户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人,不好了,叛军已经破城了。”

    邓天没想到这么快,他叫了声跟我来!飞身上马,带随从冲出府门。

    此时康泰正指挥部队冲进城来,邓天部下仓皇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少数抵抗者被杀得七零八落。

    邓天打马迎来,喊了声:“康泰,你为何降而复叛?”说着挺枪跃马与康泰厮杀。

    二人大战几十回合,康泰的队伍越聚越多,邓天的随从死的死伤的伤,邓愈已战得力竭,只有招架之功了。

    康泰忽然收刀,勒住马,对部下说:“放邓天一条生路,叫他给楚啸天报信去。”

    混乱的人群裂开一条缝,邓天狼狈地打马而去。

    身后竟是一片嘲笑声。

    邓天没有马上出城,却来到洪都知府叶琛的府邸。他见大门洞开,一路上到处是尸体,房子也起火了,他加速冲了进去。

    叶琛已满身血污地躺在台阶上,一个老妇人坐在一旁哭,见邓天来,老妇人说:“叶大人一家都被害了……”

    邓天下马,向屋子走去,心情很沉重,叶知府是楚啸天三顾茅庐请来的圣贤之一,却因他的失职而丧命。

    邓天进了屋子,与一个幸存的老仆吃力地抬出一口大箱子,把叶琛尸体装了进去。他嘱咐:“无论多难,都要把叶琛运回应天府去,主公请圣贤,我给折了一贤。”他痛苦得泪水满脸。

    这时街上喊杀声又起,举目望去,南昌到处是大火。邓天只得上马而去。

    消息传到湖广沌口周左达中军帐,周左达还正等着派员去迎接康泰呢。

    周左达正奇怪康泰为什么迟迟不到,江台容进来报:“大将军,那祝宗、康泰并没有向我们这儿开拔,半路杀回洪都去了,洪都失守了。”

    “邓天呢?”周左达惊得站了起来。

    江台容说:“邓将军下落不明,知府叶琛、都事万思诚都死难了。我们怎么办?动不动?”

    周左达说:“能眼看他们反叛吗?”

    江台容说:“得禀报楚啸天吧!”

    “死脑瓜!”周左达说,“再派人到南陵,往返又是几天,什么都耽搁了!不管南陵怎么处置,我们马上杀过去,夺回洪都。”

    江台容说:“我去就行了,大哥歇着吧。”

    徐达说:“不能轻敌,我还是和你一起去救江西吧。”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