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讲:“当年我遵从先祖遗训,若君主圣明可将鼎全部献出,倘君主昏庸国将不国就将鼎赠与当世豪杰,剪除昏君。

    于是就在张献忠起义之时,将这神农鼎赠与他,想助他除去祸害还百姓安定,怎奈这张献忠占据西川之后,却任意屠戮。

    擅自掠夺百姓家财,当时我深感后悔,于是趁清廷前来寻找张献忠之时将鼎盗出。”

    我疑惑的问道:“那你又怎么会出现在张献忠的墓室当中?”

    郑元轩叹了一口气,“本来我已将鼎盗出,怎奈张献忠失了鼎便拿我的家人威胁于我。

    我顾及家人便将鼎藏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只身用我去换回家人,正巧当时清廷已经攻进四川。

    张献忠为流矢所伤,逃亡之时也押解上了我,走到此地左丞相汪兆龄见此地林密蔽日。

    而毒虫异兽甚众,便认定此处乃是风水中的大凶之地,便率众将士开凿地宫。

    选张献忠棺木于墓壁之上,以绝清廷龙气企图他日东山再起。而我因为至死不肯说出梁州鼎的下落,便被他们拿去喂了魍象。”

    我惊诧的望着他:“那这么说,这里是什么地方?”

    他回答:“此处乃是魍象之腹。”

    我手不由得握紧:“这么说来我们是在魍象的肚子里?”

    郑元轩点了点头算是默认:“当年汪兆龄用妖术指挥士兵不分日夜的修筑地宫,结果在累死。

    一千八百名士兵的情况下终于替张献忠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修好了这座陵寝,而同时他发现这里有妖兽魍象存在。

    为了使陵墓的凶气更重,他便又在墓壁凿了一个巨洞,把魍象封印在这个洞里,以防止它偷食张献忠的尸体。

    作为惩罚,我也被关在了这个洞里。”

    我说出内心的疑惑:“那你又怎么知道我姓欧的?”

    他伸出竹节状的指头,指了指自己的胸:“是神农鼎告诉我的。”。

    我疑惑的望着他,没想到他竟又说了些让我震惊的话:“神农是神器,可大可小,随心所欲。

    当年我就是用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办法,将神农鼎携之后吞了下去,也正是靠着宝鼎的神力我才能撑到现在。”

    他慢慢吟起这段类似于偈语般的话来:“龙蟾双珠现世间,一欧一巫化灾劫,镜花水月原是空,何必空维天命来。”

    想必他口中所念的,就是神农鼎给他的启示了。

    这时他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两颗内丹,连连的点了点头道:“错不了。

    虽然我只是悟出了前两句,但现在看见你我也能安心的将宝鼎交给你,了却这般心愿了。”

    我一开始以为他指的,那个破鼎是神农鼎,不料不是,他告知神农鼎在他体内。

    我对他这么快的信任倒有些无法置信了:“现在鼎在你的腹中,你又如何而且?”

    郑元轩双目微闭,莞尔笑道:“在这魍象肚里,我已多活了四百余载,较他人而言,知足了。

    更何况,守护宝鼎并将其交与有缘之人本来就是我郑家的遗训,现如今能放下身上的重责我已然安心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