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鬼道医仙
文 / 风亦笑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御灵6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他们为了防止魔魂再次入侵人间,决定斩草除根。于是御灵者们通过冥界和人间界的裂缝大举进攻冥界,又消灭了大量的魔魂。

    冥界是一个暗无天日、寸草不生的荒凉世界,因此在冥界的魔魂都渴望来到人间界。但是魔魂想要来到人间界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到地狱经过炼狱火的煅烧来净化自身的罪恶,然后投胎转世到人间界成为新生人类的魂魄。绝大多数魔魂都会因为忍受不了长时间留在冥界孤苦和寂寞而最终选择接受炼狱火煅烧之苦,最后转生到人间界。

    也就是人间界的新生魂魄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冥界转生的魔魂,而御灵者大肆进攻冥界消灭魔魂导致转生到人间界的新生魂魄剧减。长此下去人类的新生儿就会因为缺少转生魂魄依附而失去灵智,人间界最终会崩溃。神仙跟御灵者消灭魔魂的方式是不同的,被御灵者用灵气击杀的魔魂会直接魂飞魄散。

    而神仙则是召唤地狱的炼狱火将魔魂燃尽,被炼狱火燃尽的魔魂并不会魂飞魄散,反而会在冥界重生。后来这件事惊动了掌管冥界酆都大帝,酆都大帝派出神使找御灵者一族的首领劝说他不要继续攻入冥界消灭魔魂,但是御灵者一族根本不听,于是酆都大帝将此事上报天庭。

    玉皇大帝大怒,立刻派出天兵天将围剿御灵者,御灵者和天庭展开了一场大战。最后大战的结果是御灵者一族大败,几乎被天庭灭族。但其实细细推敲起来,这个说法似乎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御灵者一族根本没有必要拒绝天庭的劝说,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遭到灭族之灾显然是不那么合理的。

    那么假设御灵者不主动进攻,即使魔魂来主动攻击御灵者,他们只需要自我防卫即可。他们生活在现世保护人类,当神仙不在情况下才出击,这样的相处基本不会打破什么平衡。那么到头来为何这份和解一定要被打破,双方为何宁可血战,把对方完全消灭,自己损失惨重也不肯达成长久和平呢?

    数千年前那场战争的开端,到底谁发起的战争说不定,但是双方都要完全抹杀彼此存在。可以怀疑御灵者最初也许并不带有“原罪”,神仙最初也许并非表面上来得正义。因为假若御灵者就是纯恶,假如神仙就是如此正义的“魂魄执行者”。每个御灵者一出生就带有这样的原罪,那么他们自身能不意识到?

    哪怕是像项丛云那样淳朴的少年也甘愿背负这样的“恶”成为御灵者并以此为荣吗?当然不会,因为实在很难说通,但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么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三界之中有知道真相的人吗?当然有,项凌潇就是其中之一,而最初的起因,自然是从华夏九州灵脉遭到破坏开始说起。

    混沌未开之时盘古开天辟地,最后力竭而死,身体化为了华夏九州大地,魂魄则依旧游离世间,等待再次重生的机会,在经历了一亿六千年的恐龙时代之后,华夏大地再次遭遇天灾导致恐龙灭绝,恐龙时代就此结束。而盘古的魂魄在吸收了一亿六千年的日月精华之后再分阴阳,重现人间。

    盘古的阴魂化为了女娲,阳魄化为了伏羲。女娲开始创造人类,伏羲则推演八卦写下《易经》一书,并且教给人类生存的方法,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人类逐渐繁荣起来,开始在华夏大地上成长,并且成为万物之灵。因此女娲被称为大地万物之母,而伏羲则被奉为人类文明之父。

    为了创造人类女娲花费了自己太多的精力,在创造了足够数量的人类之后女娲功成身退的女娲陷入沉睡,伏羲则认为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于是继续带领着人类发展,后来他教出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弟子。其中一个弟子叫神农氏,被奉为地皇,另一个弟子叫燧人氏,被奉为天|皇,而伏羲本人则被奉为人皇。

    在三皇时代结束之后,人类又进入了五帝时代,此时神农氏和燧人氏都已经死去,而功成身退的伏羲也陷入了沉睡。此时有一群修道者在伏羲着作的《易经》中堪破了天机,发现了华夏大地的九处灵脉,于是这群人找到了这九处灵脉,并得到了灵脉中的灵气之源,超凡入圣,成为了最早的一批神仙。

    他们来到了神界,为了能够统治华夏大地,他们建立了天庭成为了三界的独裁者。但是由于统治者们破坏了华夏九州的灵脉,导致人间界出现了空间裂缝,人类因遭到来自冥界的魔魂袭击,于是开始向统治者求救,然而统治者们却根本束手无策。人间界一时间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人类的惨叫声惊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之母,也就是人类的创造者,全人类的母亲——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看到人类左躲西藏,无处容身的惨象,心中十分痛惜。他不忍心看自己的子民受苦,于是将自己的神力分出了一些给一部分骁勇善战的人类,让他们成为了对抗魔魂的主力军,也就是御灵者一族。同时女娲娘娘便遍历乾坤,为了解救生灵,决定采石修补空间裂缝,用五色石把空间裂缝补起来。

    女娲娘娘找来五色石块炼出五彩晶石,把空间裂缝一点点的补了起来,为了补上人间界与冥界的空间裂缝,女娲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神力,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女娲的死让御灵者们陷入了悲痛之中,他们开始对天庭的神族不满,他们知道是统治者们破坏了九州灵脉导致空间裂缝的出现。

    如果不是他们破坏了九州灵脉而导致空间裂缝的出现,女娲娘娘也就不会为了修补空间裂缝而死。虽然心中悲愤,但是御灵者们知道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天庭抗衡的,他们能做的唯有忍辱负重,逐渐壮大自己的实力。然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引起了天庭的注意,因为天庭发现了御灵者们的利用价值。

    天庭的神族,为了能后让自己更加轻松的统治华夏大地,他们当中有人提出了要创造出轮回。事实上天地间本来就存在自然的轮回,根本不需要人为创造。人类在死去之后肉体腐败,灵魂则消散化为天地灵气,而天地灵气会被新生的胎儿所吸收,成为新的新生魂魄,这是最原始的轮回方式。

    而统治者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和统治优势,他们准备打破这个轮回,重新创造一个节奏更快的轮回。他们在天庭建起了一个果园,种了一种叫蟠桃的桃子,食用这种桃子能够迅速为人体补充天地灵气以达到不老不死的目的。事实上就算没有蟠桃,神仙依靠自己修炼获取天地灵气也能够达到不老不死的效果。

    但是修炼是非常枯燥而无聊的事情,有了蟠桃他们就能够让自己不需要依靠辛苦修炼获取灵气。但是蟠桃这种神奇的水果,其所需要的养分自然也跟普通水果是不同的。蟠桃既不需要浇水也不需要施肥,但是需要一种极其特殊的养分,这种养分正是来源于人类身上的灵核。

    天下生灵一出生,体内就会存在灵魂,随着身体的增长,灵魂会不断的吸收天地灵气,然后在灵魂的中心形成一个核心,这就是灵核。因此天庭的统治者门需要创造一个地方来量产灵核,而这个地方就是地府,天庭的神族选拔了一些对自己忠心的人类成为地府的管理者。

    管理者们在统治者的指挥下设立了生死簿,他们负责观察每一个人类灵核的形成时间,并且将这个时间写在生死簿中,等到人类体内的灵核完全成熟之后,地府就会派鬼差来勾魂。地府的存在大大缩短了人类的寿命,人类的魂魄来到地府之后会被强迫喝下一种叫做孟婆汤的液体。

    喝下孟婆汤之后的人类魂魄中的灵核会从魂魄中分离出来,然后收集到天庭作为蟠桃的养分。但是这个提议刚刚提出时,就遭到天庭神族之中的一员的反对。当时的天庭神族成员共有十一位,分别称为五老和六御,而站出来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六御中的东极青华大帝,也就是风不易的师父太乙救苦天尊。

    东极青华大帝认为这种行为是对于天下生灵的一种剥削,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他愤怒的对一众统治者说到:“我们当初错误的破坏的华夏九州灵脉,夺取灵气之源为己用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女娲娘娘的死我们这些人都有责任!现在你们不仅不思己过,还妄想收割天下生灵的灵核,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但是根本没有人接受东极青华大帝的反对意见,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东极青华大帝遭到了一众统治者的排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