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薪火

第1章 月下醉剑望东土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中秋。

    月圆之夜。

    盯着四壁如洗的老房,所谓的团圆,在李少卿的记忆里,应该是十年前的场景了。

    那年中秋,李少卿六岁,也是月圆之夜,母亲病重,药石无医。

    他听闻老人所言,葬英谷有头恶龙,浑身是宝,若取得龙灵,可生死人肉白骨,起死回生。

    但恶龙战力无双,只有神仙才能收服,凡俗之人不可做贪天之想。

    李少卿却对此深信不疑。每日在镇北城中,询问过往武夫,是不是神仙?

    他渴望得到内心希冀的答案。

    结果,差强人意。

    或许,世上,压根没有神仙吧。

    李少卿饱受摧残的心,渐渐麻木。

    直到那一日,有武夫御剑而来,再入镇北城。

    李少卿喜盈心田,追着武夫,高呼神仙。

    御剑的武夫,是一位独臂男人,杂乱的胡渣,多了几分沧桑。

    他落在李少卿的面前,一共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武夫告诉李少卿,他不是神仙。

    第二句,武夫问李少卿找神仙有何事。

    李少卿将母亲病重和恶龙的事情,一并告诉了武夫。

    终于等来了第三句话。

    武夫说,他不是神仙,但恶龙的事情,可以一试。

    问了葬英谷的方向,武夫御剑出城。李少卿的耳畔,飘荡着武夫的声音,只须三日,必定将龙灵送到李少卿的面前。

    李少卿喜极,欢呼雀跃。将遇到神仙的事情,一字不落的告诉了母亲。

    近来,镇北城百姓,心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天地生异象,三千里风云成大剑,恶龙咆哮震天。

    第三日,镇北城外剑光如柱,有一物入城,伴着御剑武夫的声音,落在李少卿院中。

    “这一战,可当得起神仙二字?”

    “当得!”

    李少卿扶着怀中铁剑,痴痴的道了一声。

    御剑武夫,为李少卿寻来了龙灵后,再也没有出现。

    大概是,御剑江湖,游历天下去了罢。

    母亲,也走了。

    龙灵之效,传扬的神乎其神,但逆不了阴阳大道,生死轮回。

    李少卿吞了龙灵,踏上了武道。

    十年,凝聚了九条灵脉,距离武师,只差一线。

    武夫的剑,李少卿在悟,在参。

    十年光阴,未得其中精髓。

    却机缘巧合,走出了自己的路。

    大巧不工,大剑无锋。

    拙剑!

    是李少卿的道。

    他想走武道,渴望力量,正如母亲病重之时,他若可以一指断江,御剑横空,又怎会错过服用龙灵的最佳时机?

    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李少卿啊!

    此生走武道,不为扬名天下,只愿像御剑武夫那般,路见危难,仗义相助。

    这,就是李少卿的坚持。

    剑,不一定要锋芒毕露。

    杀人的剑,固然强盛,可救人的剑,更为难得。

    年方十六了。

    过了中秋,李少卿也要离开老房,游历四方,或许可以继承御剑武夫的遗志,救助天下。

    李少卿想,他和御剑武夫的志向应该是相同的。

    铁剑横空,没有华丽的剑招。

    平淡,古朴,信手施为。

    这就是拙剑,已得道之精髓。

    万法为简,返璞归真。

    小院里。

    李少卿兴起,也许是为了祭奠,剑招迭起。一舞,就是两个时辰。

    十六年,第一次饮酒。是用帮工赚来的银钱买的。

    说来,万宝斋的牛掌柜倒是好人,不仅招李少卿帮工,还隔三岔五的送些饭菜,十六年如一日。

    这份恩情,牛掌柜没说,李少卿也未提起,但铭刻在了骨子里。

    月上梢头儿,渐渐偏离。

    酒,已经空了一坛。

    醉意熏心。

    李少卿施展的剑,已毫无套路招式可言,一切随心,契合拙剑真谛。体内牢不可破的武师壁垒,也出现了松动。

    无心插柳!

    一丝裂痕,散延全境,拦路的关隘,轰然破碎。

    十六岁的武师,在镇北城中,不多见,百里之内,鲜有听闻。

    李少卿这一夜时哭时笑,状若癫狂。直到醉倒在院子里,都不曾松开紧握的铁剑。

    院子外,牛掌柜守了一夜。

    李少卿的声音,他自然听的清楚,可又能如何?

    牛掌柜弥勒一样的脸上,浮现一抹苦涩。轻身若鸿毛,刹那远去。不曾想,老好人似的牛掌柜,竟然是一位武道高手。

    小小的镇北城,当真卧虎藏龙。

    次日。

    李少卿宿醉醒来,头痛的厉害。心中暗道以后,不可再过量饮酒。

    扭身回房,从床底取了一个尺许长的箱子,是母亲的遗物。去世前留下嘱托,等李少卿十六岁,方可打开箱子。

    此刻,时机已到。李少卿开箱,取了箱中的东西,一封书信,一本书,半阙玉佩。

    李少卿拆开了书信,泛黄的纸上,寥寥数语。

    “卿儿,你父未死,去了东土。莫恨他。”

    一字,一句,看的很仔细。

    轻轻放下书信,李少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

    父亲?

    很陌生的称呼。

    十六年,李少卿从未见过这位父亲。

    心中的恨,是有的。不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母亲。

    东土,距镇北城万里之遥。

    李少卿决定走上一遭,去看看那位,抛妻弃子十六年的父亲也好。

    那本书,是一部剑法,名字“开皇”,记了九式剑招。李少卿熟记于心后,便将书、信一同烧了。

    家里一贫如洗,没有需要收拾的行李,李少卿拿了玉佩和铁剑,便离开了老屋,准备和牛掌柜告别,要远赴天下了。

    万宝斋,后院。

    今天的日头儿很暖,牛掌柜眯着眼睛,舒服的躺在椅子上。

    李少卿来时,牛掌柜也没起身,努努嘴,让李少卿找位子坐着。

    “我要出镇北,游历天下了,特来向您辞行。”

    李少卿开门见山。

    牛掌柜睁大了微眯的眼睛,“过几日,是我的寿辰,吃过寿宴再走吧?”

    李少卿摇头,“有些事情等不得。少卿提前祝掌柜的,寿如南山老松,财似东海之水。”

    “承少卿吉言。”

    牛掌柜爽朗一笑,问他几时出镇北。

    “今天就走了。”

    “好吧。远行的路,多加几分小心。年纪大了,见不得离别,我就不送你了。”

    “嗯。”

    ......

    李少卿和牛掌柜又闲聊一会儿,便出了万宝斋。

    躺椅上的牛掌柜坐直身子,低沉的说道:“让寅跟着,不用现身,必要时保李少卿不死。”

    无人的小院,响起一声沙哑的回应:“遵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