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快步回到后厨,霍氏、林婶以及春晓三人正准备开始磨橡子。

    “娘,林婶,你们晓不晓得有一种莹粑的模具?”

    “母锯?母锯是么事锯?”两人没听懂。

    张小丫在脑中快速搜索了一下,模具这里叫么事,“对了,印子,就是莹粑的印子。”

    “哦,印子啊!”两人了悟,“晓得啊,小娃过生辰抓周的时候都要印米粉粑,印子上有各种花的图案,用那个印子拓出来的有图案的米粉粑就叫花粑,怎么了?怎么突然问这个?”

    “那个印子哪里有?”问完她又觉不对,“不行,花粑太大了,得要小一点的才行,那种印子哪里能买?”

    “一般杂货铺里都有卖的吧,木器铺里肯定也有。”林婶道。

    霍氏点点头:“嗯,这两处应该都有,你要那做么事。”

    “有用。娘,那就麻烦你们三个磨橡子了,我去一趟镇上。”

    反正就两里路,也就一千米,走过去费不了么事。

    说完转身就走,一刻也不耽搁。

    留下三人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小丫突然要粑印子做么事?”林婶问霍氏。

    霍氏摇头:“哪个晓得,这丫头老是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一会儿一个主意。”

    “那是她脑子灵活,肯定又是想到么事门路了,我要是你呀,做梦都要笑醒了。”

    霍氏撇嘴:“有么事用?都到了说亲的年纪,村里就没有一个后生看上她的,连冯二牛那种人都退她的亲。”

    想起林大华跟邹梦柳的亲事,霍氏心里还是郁结,便意有所指地说出了这么一句。

    林婶何其精明一人,自是不会听不懂,却也只得佯装不懂,笑道:“急么事?冯二牛哪配得上小丫呀!小丫还小,肯定有更好的等在后面呢。”

    她不好意思说怎么就没有一个后生看上的,封墨竹不是看上了吗?

    毕竟封家那家境,连冯二牛家都不如,她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

    两里路的路程,张小丫又走得快,很快就到了镇上。

    只不过,她对镇上不熟,问了人才找到最近的杂货铺。

    的确有粑印子卖,但郁闷的是,最小的粑印子她都觉得太大了。

    又找了几家杂货铺,情况都一模一样。

    她问如果定做最快需要多久,一般都回她两三日,最快的也要明日取。

    明日她也等不了,她最迟夜里要用。

    有一家杂货铺的掌柜见她比划的大小,问她到底要做么事,做那么小的米粉粑也太小了吧,又不是小娃娃扮家家用的泥巴印子,那么小的米粉粑岂不是一口一个?

    她一把抓了对方衣袖:“有小娃娃扮家家的泥巴印子卖吗?”

    对方点头:“当然有啊。”

    艾玛,艾玛!

    她还以为只有现代有呢,因为她在现代的橡皮泥里见过这种小模具,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小娃娃就这么幸福了。

    “能拿给我看看吗?”

    对方就拿出了一大把。

    见凹槽大小正是她需要的那么大,差不多一个小果冻的大小,且有很多花式,有各种花的,有各种小动物的,有各种水果的,张小丫欣喜若狂,真的欣喜若狂。

    “几多钱一个?”

    “二十文。”

    “这么贵啊!”

    “小姑娘,这可都是人家师傅一刀一刀手工雕刻出来的,一个印子上有两排,每排四个,一个印子师傅就要雕八个图案,你说二十文贵不贵?”

    张小丫这般一想,也的确不贵。

    “那我如果买两个能不能便宜一点?”

    “那也最多给你便宜一文钱,这个我进价就很贵的,根本不么赚钱。”

    “三十五,三十五文我拿两个。”

    “不行,卖不得,两个就只能三十九。”

    对方边说,边将模具一个一个收起来,一副不那个价格,她就不卖的架势。

    张小丫晓得他这是卖东西的人惯用的伎俩,却也没有时间跟他多做纠缠,见就四文钱的事,索性做了罢。

    “行吧,我拿一个水果的,一个小动物的。”

    买好两个模具,她就往回赶。

    原本橡子就比平时少一桶,又加上有春晓专门负责添料,林婶跟霍氏轮流推磨,磨得也快,张小丫到家,三人已经结束了,正在收拾。

    “娘,我们开始煮起来吧。”

    “啊,大华还没来呢,没有竹筒啊!”

    张小丫扬了扬手中的两个木印子:“先少少的煮,我要用这个东西印。”

    “原来你问粑印子是为了印这个呀,为么事要印呢?”霍氏不解。

    “哎,”张小丫叹了一口气,“我这也是没有办法,橡子不是少了一桶吗?明儿交到邀月楼数量肯定不够。我这刚签文书,第一次交货就不够,让我么样跟人家交代?所以,我想到这个法子,用印子印一些可爱的形状出来,小娃儿肯定喜欢。我在邀月楼里看到很多带小娃儿去吃饭的,应该能卖得好。到时候,至少我可以跟人家讲,我们是为了做这个去了,所以才少交的。邀月楼只要卖得好,赚得不比平时少,应该就不会说么事。”

    原来如此。

    林婶当即就夸奖起来:“我说吧,小丫聪明,脑子转得快,肯定是想着么事门路了,我没说错吧。”

    霍氏笑,心里自是欢喜。

    突然发现张小丫手里的印模不对:“咦?你这不是花粑印子吧?怎么那么小?”

    “不是,是小娃儿玩泥巴的泥巴印子。因为最小的粑印子都大了,印出来的东西到时就是整个炒的,太大了不容易进盐和入味,只能用这种印子了,印出来的大小比较合适。”

    “哦,这倒是。”

    几人便开始忙活起来。

    依旧是林婶把火。

    霍氏将锅里添上水。

    “娘,我就只有两个印子,所以每锅少煮一点,不然,等不及它凝固,锅里的却凝固了,那就没用了。”

    “嗯。”霍氏又用葫芦瓢将添到锅里的水舀了一些起来。

    “是要大火还是叙?”林婶问。

    “烧水的时候大火没事。”

    “嗯,等会儿又要说百事是别人家的好了,我也觉得这家人家的柴好好烧,特别干,一下子就燃起来了。”林婶边把火边道。

    霍氏笑:“说到这里,日后我们还得还人家柴禾呢,我们没这么好的柴还么办。”

    “到时候直接还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