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姑娘这才放下心来,拎着行李进来了。

    “你好啊,我叫杜宝宝。”

    “杜宝宝?这个名字太可爱了吧!”唐晚吟忍不住道。

    杜宝宝红着脸道:“本来家里是给我取了名字的,但从小他们就一直喊我宝宝,上户口的时候我爷爷突然忘了给我取的名字是什么了,就只记得叫我宝宝了,然后我就叫杜宝宝了。”

    唐晚吟忍住笑:“不错,真是个好名字。”

    然后问杜宝宝:“宿舍的床铺没有名字,辅导老师说可以自己选,我最先来的,选了这张,你想睡哪儿?”

    杜宝宝认真地看了一圈,说道:“我有点胖,不能睡上铺……”

    说完,看了唐晚吟,一本正经地说:“你也不瘦,咱俩不能睡一张床上,我睡这边吧。”

    说着,挑选了紧挨着唐晚吟床铺的下铺。

    唐晚吟:“……”

    姑娘你要选就选,为什么非要强调我也不瘦!

    唐晚吟委屈地看向孟宇祁——我真的不瘦吗?

    孟宇祁别开了脸。

    那可确实不瘦。

    这年头的人大多都瘦,是真的瘦,连穿衣服都要省着布料来的那种瘦。

    唐晚吟上辈子用的被子都是那种一米八两米多的大大被子,从来没遇到过不够盖的情况。

    但是这年头,连被子都是按照身体尺寸定做好的。

    一米六的人,就用一米八的被子,扎得严严实实的,连翻身都最好别翻。

    唐晚吟毕竟吃得好,养猪虽然辛苦,但是好歹不用下地,所以一家人连着吴老师都给养得白白嫩嫩的。

    放在人群里,绝对没法让人联想到瘦这个字上。

    唐晚吟帮着杜宝宝收拾了一下床板上的灰。

    其实床板还好,不算太脏。

    大概还是珍惜她们这第一届的大学生,提前让人打扫过的。

    孟宇祁打了水,把宿舍里里外外的地都给擦了一遍,一边盘算着一会儿要买些什么东西。

    收拾得差不多,唐晚吟就问杜宝宝:“我们要去买东西了,你要捎带什么吗?”

    杜宝宝推了推眼镜,摇头:“不要了,捎带东西价钱说不清楚,回头会很麻烦的。”

    唐晚吟听了也是哭笑不得。

    这姑娘,太实诚了吧,什么话都往外说。

    第341章 个体经营的春风

    不过唐晚吟心里还是大致有数的,像一些宿舍公用的东西,她都先买了。

    回头讲究的给摊钱,不讲究的也随她去了。

    比如拖把、晾衣杆、扫帚垃圾铲、镜子……唐晚吟等不到到时候人齐了,再一个一个商量着投票买不买,买什么样的。

    算她的一点小私心,先买后奏。

    其他人就随便了。

    横竖自己得有用的才行。

    ……

    唐晚吟跟孟宇祁上街去了。

    不得不说,哪怕是三四十年前,沪市也是唐晚吟见过的最繁华的城市。

    车水马龙,花枝招展。

    这会儿才三月份,路上有人穿着挺括的大衣、风衣跟皮夹克,潇洒走过。

    唐晚吟一看,这里的衣服款式可比坪山乡新潮多了。

    心想回头给孔秋露写信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

    去年开放个体生意之后,孔秋露高考之后比高考之前还忙,一天不知道要接多少单。

    而且现在也能够光明正大地开价了,一件衣裳块儿八毛的手工费什么的,也敢开了。

    唐晚吟就看到街面上好多小商店小门店。

    老板们热情洋溢,招呼着人来买东西:“来看看这纽扣不?从纽扣厂进来的,花样特别多。”

    “尼龙袜子买一双吧,收口的,穿着不滑脚。”

    “松紧带的白布鞋,橡胶底子的,防滑耐磨,一双能穿好几年嘞!”

    大家都在使劲儿吆喝。

    仿佛要把过去那么多年不能自由做生意的劲头全都发出来一样。

    唐晚吟乐不思蜀,看见这个也想买,看见那个也想买。

    孟宇祁直接整个把她拎走:“来之前我打听过了,有家店老人开的,打的棉被又厚实又宣软。”

    先去买被褥。

    唐晚吟连忙点头:“好,先去买被褥。”

    两人去铺子里按照宿舍床位的尺寸定了被子,褥子有现成的,直接买了一床。

    现在的床铺还真就都没有那么宽,宿舍的这种小尺寸床铺,也是家里人口多的人家常用的床铺尺寸。

    被子唐晚吟定的是大张的,她睡觉喜欢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手脚还十分不老实,大被子方便翻身。

    枕头是在一家专门卖手工制品的店里买的。

    老板是个中年妇女,热情无比:“虎头鞋、老虎枕头、荞麦枕头……都是家里老人做的,一针一线缝起来的。”

    唐晚吟买了荞麦枕头,女老板高兴极了,非要给她介绍介绍:“这东西是真的好,我婆子做得特别细致,枕头套都是洗过才缝制的,看着不挺括,但是这样睡着才舒服。”

    “荞麦你得多晒晒,不是我们不晒,沪市这地方容易下雨,用一阵子就拿出去晒晒。”

    唐晚吟将她的叮嘱照单全收,表示感谢。

    大家对于恢复自由贸易这件事,真的是特别特别欢喜。

    但在路上,孟宇祁就跟唐晚吟说:“允许个体经营了,可能国营的商店就没那么好做了。”

    唐晚吟心知肚明,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光是国营的商店、饭店,甚至是国营的大厂,都会陆续受到冲击。

    好的,做下去的,以后就是有口皆碑的国民品牌。

    不好的,就会成为下岗潮流中的一员。

    当然了,还没有那么快,现在毕竟还是大厂有优势,材料来源、销售渠道都稳定。

    唐晚吟还是很高兴的,这些个体经营的店铺里,有些要票,可以当钱,有些不要票,价格高一点。

    这对她来说简直太爽了。

    她暗自想想,等这股春风吹得再大一点,她也可以试试开个店。

    虽然系统里的东西贵不少,但是考虑到时代的差价,也不是不可能做做倒卖的行当。

    只不过眼下肯定是还是上大学重要。

    这一届的大学生,好多都是还没毕业就被企业给定走了。

    工作直接给分配的,将来的发展也必然不差。

    逛了一通街,买了不少东西,孟宇祁跟唐晚吟才大包小包地拎回宿舍。

    回到宿舍才发现,又来了两个舍友。

    唐晚吟把东西放到自己的床铺旁边,跟人打招呼:“你们好,我叫唐晚吟,这是我爱人,孟宇祁。”

    除了杜宝宝之外,另外两个新舍友也都连忙道:“你好你好。”

    一个叫曹红林,年纪跟唐晚吟差不多大,二十一二的样子,面容有些严肃,但说话还好。

    另一个叫甘秀凤,都三十了,看着应该是没少干农活,膀大腰圆的,皮肤也黝黑黝黑的。

    甘秀凤笑起来十分爽朗:“你好,唐晚吟同学,我叫甘秀凤,这是我男人老许,还有我小儿子山子。”

    说着,扭头叫许山:“山子,喊阿姨好。”

    许山的年纪跟子礼差不多的样子,没有子礼白,但是虎头虎脑的,也很活泼。

    从床铺上爬出来:“阿姨好!”

    唐晚吟喜欢小家伙,顺手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糖:“来,拿去吃。”

    许山看到了,眼睛里流露出渴望,但是却很懂事地回头看了看爹妈。

    “阿姨给的,那你就拿着吧,跟阿姨说谢谢。”

    一旁的老许没说话。

    许山欢欣雀跃地过来,唐晚吟把糖给他,得到了一声响亮的“谢谢阿姨”。

    唐晚吟就回头跟孟宇祁笑:“像不像我们家子礼?”

    孟宇祁笑道:“像。”

    虽然子礼更可能是傻憨憨地从兜里掏出更大一把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有糖,不用了,谢谢。”

    毕竟家里的东西比别人给的多且不说,还更好。

    小孩子也是很机灵的,知道在外面拿了东西,回去爸妈就要问东问西的。

    吃自己家里的,不拿别人家的东西,爸妈就不会说了。

    宿舍里的几个舍友听着唐晚吟的话,有些好奇:“你看着年纪不大的样子,已经有孩子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