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带弟弟妹妹玩篮球,爸爸有事跟妈妈谈。”

    骆筠文激动的小手颤抖接过篮球,骆谦又打开了被李谣关上的窗户,他趴到窗台上,兴奋说:“我跟小马的叔叔去市里,他带我进空军退休干部大院,里面都在搞装修,小马叔叔跟干部商量怎么打家具,我闲着没事看怎么排水管、怎么排电线,可能几个退休干部看我最闲,抓我去篮球场打篮球,打完了篮球,已经住进新房的退休干部带我到他家洗把脸,他们家打的家具全是成套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不像我们这边师傅打的,那个看着和气的退休干部说从闽南请来的师傅打的,还带我参观。”

    第021章

    “还有一个退休老干部爱人是苏州人, 这次他们装修房子,特意请来了苏州师傅。不管是闽南师傅, 还是苏州师傅, 他们打出来的家具都有……对了,老干部称作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还做了改良, 挺新派的。我一进屋, 就感觉出来主人家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热爱生活。”骆谦眼中好似燃起了一把火。

    “我都不知道你还有咬文嚼字的一面。”说完,李谣自个儿先笑了。

    没有几个农村人说话文邹邹的,她是特例。

    骆谦说她打话就这样, 他推测她应该天生是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说她经常挤出时间偷跑到扫盲班跟老师学习,同样学习,其他人说个话的功夫就忘了老师教了什么, 她却熟记于心。

    骆谦还开过玩笑, 如果他年长她八岁,他就出钱供她念书, 培养她当大学生。

    他注定要失望,因为骆清亮的老闺女骆语写作业,她问骆语借三年级数学书看。完了, 她认识所有的汉字和数字,读了几遍下来, 完全搞不懂那道题讲的是什么意思。

    她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语文可能好些, 数学就只会简单的加减。

    因此, 她考不上大学。

    这话就扯远了, 李谣回到骆谦今儿说话文绉绉上面:“一点都不像平时的你。”

    骆谦一愣, 随即乐笑,身体探进屋里,揉李谣的脑袋:“那些退休干部穿着讲究,胸前口袋别了一支钢笔,还戴了副眼镜,说话斯斯文文,我跟他们待了一天,他们说了老多文邹邹的话,我总能记住一些。这不,卖弄到你面前了。不过他们看着斯文,摘掉眼镜,脱掉外套,打球又狠又猛。”

    他总觉得老干部和他打球,玩了战术。

    可惜他没接触过战术,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干部进球,最后半场他跟上大家的节奏,把对手防的死死的。

    和他一队的老干部跟他说年轻就要多学习,建议他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看报纸,多走走,多听听,多自省。

    后来他就被老干部领进家里洗脸,接触到了他从来没有接触到的家具样式。

    骆谦记东西特别快,基本上认真看一遍,就很难忘掉。

    他记下了这些家具样式,回来的路上听人谈论个体户,谈到市里出现了卖衣服、卖吃食的小老板,小马的叔叔还说起镇上要开集市,暂时定下来七天开一次,骆谦萌生一个想法,就是开一个家具店。

    骆谦问李谣到镇上租房子开家具店,能不能干。

    上辈子谁请骆谦,骆谦就给人打家具,这辈子她没做什么,骆谦直接开家具店。

    和上辈子一点也不一样。

    未知的走向,导致李谣心里没底,不知道她家富裕起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算计。

    李谣一脸的不安和焦躁,骆谦以为李谣担心他步子迈的太大,万一生意不好,赔的倾家荡产。没有人给他俩依靠,他俩只能靠自己,还有五个孩子要养,他们承担不了失败带来的后果。

    “要不这样,我们不是要起三间房吗?一间留给兄妹仨住,其余两间留我摆放家具,我找人来家里看家具,看中了,我借拖拉机给送上门。”骆谦越发觉得这个主意好,“我打两种款式家具,我从县里、镇上找的买家嫌贵不买新款式家具,选择老款式家具,咱们就暂时不打这种家具,成品家具留给自己家用,打以前样式的家具,先挣够到镇上买房子的钱,咱们再搬到镇上。”

    骆谦心里有更疯狂的计划,等攒够了钱,跑到市里买房子开家具店。

    能赚到了钱,他才准备告诉李谣,免得李谣陪他空欢喜一场。

    从丈夫拿卖苦力赚的血汗钱买甘蔗苗回来种,到丈夫自己成立装修公司,多少次失败,他又多少次站起来重新拼搏,李谣明白他是不甘平凡的人。

    想通了这点,李谣选择支持他,和他一起迎接未知的明天。

    在此之前,她必须跟他掰扯清楚他父母和他哥他嫂子:“你哥你嫂子今天又找爹娘闹,小叔出来乱搅合,说爹娘顾着咱家,你放心出门做活,咱家的家产必须分四份,四兄弟每人一份,你哥你嫂子认同你小叔说的话。”

    “我会听他们的吗?”骆谦嗤笑。

    “我记得你说过爹娘就你一个可心的儿子,你不心疼他们,就没有人心疼他们。你有没有想过爹娘的想法跟你一样,你哥只有他们一对父母,他们不心疼你哥,还有谁会无缘无故心疼你哥。”骆谦眼睛发直,李谣拿掉盖在她脑袋上的手,要把他的手掌丢到一边,一只满是又硬又厚茧子、一道道伤口的掌心剌疼了她的手,李谣立刻握紧这只手,心里面心疼他,嘴上却吐露挟裹刀片的话,“你心疼爹娘,爹娘心疼你哥,你说有一天爹娘会不会求你分钱给你哥?”

    李谣花费一下午的时间悟出这些。

    其实公婆并不心疼丈夫。

    骆谦‘端详’李谣,嘿道:“还真是你说的那么回事。”

    “还是我眼光好,把唯一一个心疼我的人娶回家。”那只灼热的手裹不住他的手,她加了一只手。骆谦眼中闪着光,笑出声。

    李谣知道他心里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坦然的接受她说的话,李谣知道他需要时间接受,不去逼他现在表态,而是主动把这事揭过去,说起其他事:“你还去市里吗?”

    “去。”骆谦说。

    李谣来了精神:“你去种子店买一些萝卜、白菜种子回来,你问一下,这个季节适合种什么,你每样买一点,我在家没事,卖点种子,赚点家用。”

    “对了,上回干部来村里登记人口,我好像听说市里有红皮白心、青皮青瓤的萝卜,你打听一下新品种萝卜和大白萝卜有什么不同,要是这两种萝卜比大白萝卜好,咱家种几亩地,兴许几亩地的萝卜加上家里的存款,就能到镇上买房子。”李谣不好解释她怎么知道两种新品种萝卜晒出来的萝卜干筋道,腌的萝卜叶子也比大白萝卜叶子好吃,就让骆谦跟人打听。

    红的、青的可太喜庆,这么喜庆的玩意居然是萝卜,骆谦一乐:“红的、青的往地里一种,咱家遍地的红红火火。这玩意好,看着高兴,说不定还能招来福运。我去市里打听一下,如果确实不错,多买点种子,自己家种几亩地,也卖给大伙儿,让他们跟我们一样红火。”

    “要不要给你打一个货架?”李谣要卖种子,骆谦就是木工,说什么也能让李谣缺货架。

    李谣惊喜说:“要。”

    要知道上辈子骆谦无论再穷,每年都会塞钱给他爹娘,他爹娘还真就拿了。李谣清楚他是一个孝子,她这么说他爹娘,他心里面多少有些不舒服,多少对她有些成见吧,呃,一丢丢,骆谦可能都没有察觉到。

    她没想到骆谦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情给她打货架,真的让李谣又意外又欢喜。

    骆谦乐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果然他家大妹随谣妹,不就上下铺、货架嘛,瞧两人欢喜满足的小表情,仿佛拥有了金山、银山。

    他扭头,三个小人儿排队投篮,骆谦快速够李谣的脑袋,朝她的脸颊狠狠的“啵”,李谣鼓脸瞪他,骆谦眉毛乱舞,“咻咻咻……”口哨儿欢乐,他迈着欢快的脚步挑选木料。

    李谣。

    他是心情不好吗?

    她看他是心情太好了。

    李谣气呼呼关上窗户,“噗——”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就是心情莫名的变好,没有原因想笑。

    “二四,捡钱啦。”骆谨突然闯入院中,攥紧车闸,大长腿踩地。

    “你丢钱,我捡。”骆谦盯着骆谨的口袋。

    骆谨慢条斯理下车,停洋车,突然,他一个健步跑到骆谦面前,扣住骆谦的脖子,把他往后掰:“呸呸,老天爷,这人就是一个破嘴,你千万别当真。我帮你教训他,下次他不敢瞎掰掰。”

    骆谦一懵,骆谨当了几年小学数学老师,身手没退步啊。

    他长年干力气活,力气长了不少,握住骆谨的手腕,一个旋转,扣住骆谨的腰,用巧劲摔,骆谨躺在了地上。

    骆谨躺了一会儿,爬起来,乐道:“偷偷跟言辉哥学了几招,没想到还是整不过你小子。”

    骆谦。

    怪不得骆谨没有退步。

    “言辉哥要去读夜校。他说他的文化水平低,很难往上升,他就想提升文化水平。我跟小梦托顾娟嫂子的福,在计生办租了一间房子,办补习班,赚几个钱。”骆谨掏出一叠散钱,递给骆谦,“打床的钱,收好。”

    骆谦不和他来虚的,直接把钱装进兜里。

    骆谨看快打好的床,说:“现在政(/)策宽松了,你手艺不错,我建议你出去闯闯。反正我是不满足在镇上当老师,办补习班,有机会提升学历,我一定抓住机会,带上老婆孩子走出去。”

    “嗯。”骆谦点头。

    “我什么时候来拉床?”骆谨迫切的希望走出去,一是受到骆言辉的影响,二是他希望自己更上一层楼,三是他想带上媳妇孩子远离媳妇娘家人。媳妇嫂子得知他们换了大房子,一天恨不得跑十趟上门逼媳妇让她娘家侄子住家里,媳妇不同意,媳妇嫂子带走两个儿子,老姨、姨丈上门逼媳妇,骂媳妇。就媳妇嫂子这种做派,他相信媳妇嫂子的娘家人跟她一个德性,哪敢让她侄子住家里,生怕让她侄子住下来,就撵不走。

    “三天后。”骆谦说。

    “行,我先走了。”骆谨这趟回来,一是给骆谦钱,二是他和陆小梦拿老姨、姨丈没办法,决定跟他父母坦白,父母跟老姨、姨丈同辈,老姨、姨丈总不能还拿辈分压他父母吧。

    骆谨走的时候,一脸的凝重。

    骆谦感慨每个人都有烦心事,还不好处理。

    骆谦使劲揉脸,笑着朝孩子走去,陪孩子玩一会儿篮球,再做木工活。

    晚上,李谣跟骆谦提顾娟也要打上下铺,骆谦点头说行,李谣又提到结扎,她不想上那个环。

    自从上了那个环,她身体一直不舒服,每月都要看妇科,真让人恼火。

    “我明天去市里的医院问问什么情况。”骆谦感受到她的不安,攥紧她的手说。

    “嗯。”李谣点头。

    次日,骆谦早早的去镇上,三个孩子喊来了小伙伴,骆筠文组织小伙伴排队,投了篮的小伙伴自发的跑到队伍尾巴排队,骆筠文见小伙伴都遵守规则,他走到最后面排起队来。

    李谣出门洗东西,看到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的笑容,她不自觉扬起唇角。

    “这是李谣家吗?”一个李谣没见过的人探头问。

    “是。”李谣疑惑回答。

    “我是送奶员,这一片归我负责,你家订了三瓶牛奶,给你。”送奶员仔细核对单子,从车后座上的大木箱里拿出三瓶牛奶递给李谣,“嫂子,我明天过来送奶,顺道取空奶瓶。”

    “好,谢谢。”李谣说完,送奶员骑洋车到另一家。

    孩子们被篮球勾住心神,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到送奶员送奶,李谣摇头进屋,把牛奶放到床尾的柜子上。

    送奶员成了村里最亮眼的崽,大伙儿稀罕的围观送奶员,好些孩子、甚至大人跟在送奶员身后,瞧送奶员怎么送奶,老大、老二、老三家的孩子也在其中,三个儿媳妇骂孩子贱眼皮,杜梅听的出来她们拐弯抹角骂四儿子家的孩子。

    杜梅收拾好家里,就来到四儿子家:“谣妹,在屋吗?”

    也没等李谣回答,她推开门跟李谣抱怨三个儿媳妇。

    “你家为了还马国强人情,才订奶,她们又不是不知道,阴阳怪气什么。”杜梅没说三个儿媳妇叫她出钱给孙子订奶。

    “娘,爹最近在忙什么?”李谣不想听那三家的事情,便转移话题。

    “给人编筐子,赚一点钱。”她家还欠外债呢,不想办法弄点钱,怎么还人家钱。

    提到老头子,杜梅突然想起来她昨天要过来跟李谣说一些话,结果没过来,她现在说:“你爹昨天早上去你家地看了,侯嫂子的两个儿子干的不错,地犁的深,种庄稼不得吃亏。”

    杜梅看屋里没有脏衣服,就不跟李谣闲聊,她要找二嫂谈一块儿借牛耕地的事情。

    其实她打算跟四儿子家一块儿借牛,侯嫂子把四儿子家的地揽了过去,肯定不能找四儿子,所以她准备找跟她关系处的最好的二嫂,她家老头子也赞成。

    杜梅匆匆离开。

    昨天闹成那样,今天李谣注意观察杜梅,没见她有多伤心。

    李谣揉眉,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杜梅。

    中午,孩子们被家长叫回家吃饭,骆筠文抱着篮球跑进屋里,把篮球放到门后面,他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确定这是一个隐秘的地点,笑着跑出去,骆筠修偷偷地溜到屋里,挤进门后面,蹲下来坐到篮球上,骆韵莹学她二哥,背靠墙壁,一点点往里挪,慢慢地蹲下来,捂住嘴偷笑。

    骆筠文跑回来巡视他的篮球。

    骆筠修:“嘿嘿。”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