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六百八十六章 开放海商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解决了程昱的问题,刘可还有一个大动作,那就是筹集资金。

    官府已经负债过重,对于发展不利。

    在以往,绝对不可能发生官府负债的事情。

    没钱了就直接加税,直到解决问题。

    扬州欠钱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件事。

    时代在进步!

    既然不能盲目加税,刘可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说开放海商!

    在这个时代,想要与海外国家贸易根本不可能。

    因为很多岛屿的统治者,都是茹毛饮血的部落。

    用刀和剑更容易讲道理。

    然而,一旦开始掠夺,就没有可持续性可言。

    刘可不想大费周章,去抢原始部落的麻布大衣。

    就算大环境如此,海商还是有非常可观的利益。

    因为刘可统治的地区,横跨了大部分的海域。

    交州、扬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平州,都是临海地区。

    陆地运输,终究还是比不过海运。

    在刘可与赤水军的努力下,海运已经成为非常稳定的运输方式。

    陶、刘二人,是第一批海商。他们经营不过几年,就从一穷二白,到小有名气,再到扬州顶级富豪。

    这就是很好的宣传例子。

    然而,刘可刚刚在会议中提出,蔡邕就表示了反对。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皆是国之根本。无士不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刘可道。

    “可是,现在官府已经穷成这样了,大商人掌握着扬州的财富,这样合适吗?”蔡邕道,“而且,开放海上,恐怕会让商人们起异心。海上与陆地不同,一条船就是一片封地,一个岛屿就能成为王国。”

    “民富,官府才会富,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吧?”刘可道。

    众人摇摇头。

    “关于第二个问题,赤水军会解决一切反叛者,海上绝对不会成为法外之地。”刘可道,“至于王国不王国的,更是无稽之谈。享受了扬州的繁华,你还会选择生活在一个不毛之地吗?”

    “主公,您在的时候,当然能够保证扬州的稳定、发展,到了后世呢?”荀攸道。

    “若是子孙不孝,自然会有新的秩序诞生,不必由我来操心。”刘可道。

    好一个新的秩序!

    如此豁达的主公,百年难得一见啊!

    众人不再劝说,倒是糜竺站出来建议,道:

    “主公,海商征收重税吧!其余关口,也增加一些过路费。”

    这一次户部为了支持刘可作战,可谓是掏空了身体。糜竺殚精竭虑,苦苦支撑到作战胜利。

    哪怕知道提高税率,会影响到自家的生意,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提出来了。

    “有心了,不过这一次就算了。”刘可拒绝了糜竺的提议。

    “为何?”糜竺不解道,由他们各大家族一同出面,提税没有人敢提出异义!

    “扬州需要稳定发展。”刘可道。

    扬州商会刚出钱出力,为刘可而战,这个时候加税,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不妨增加扬州商会的年费。”贾诩建议道。

    这个提议更加隐蔽,也容易执行。

    因为扬州商会的能耐,大家已经见识过来。

    这么牛逼的商会,你想要加入,不得加钱吗?

    “拟订出一个章程来,幅度不要太大。”刘可道。

    “属下领命!”糜竺道。

    现在陈群不在了,糜竺立刻压力山大,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处理。

    开放海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顷刻间引起哗然,扬州商界直接沸腾了。

    这绝对是赚钱的买卖!

    于是,大商人纷纷托门路,打听细节。

    最终刘可放出风声,将拍卖十张海商许可证,允许小团队集资出价,不过要先进行登记。

    中等商人们欢呼雀跃,这意味着他们也有能力竞争,纷纷联合起来。

    拍卖当天,会场人山人海,不乏看热闹的人。

    以及观望者。

    第一批海商许可证,肯定会卖出天价,所以他们打算等一等,如果合适就出价,不合适就等下一批。

    事实证明,他们猜的不错。

    第一张许可证,就卖出了一千万金的天价!

    刘尚和陶商也在会场内,不禁咋舌。如果不是东阳侯提拔他们,他们去哪里筹集一千万金?!

    他们刚成为海商那会,还是一穷二白。

    想到这里,他们对刘可更是感激,这种知遇之恩难有啊!

    接下来的拍卖,大家心里都有了数,没有超过一千万金,不过都很接近。

    最后三张价格才逐渐上升,1100万金、1150万金、1200万金!

    这一波拍卖,为刘可筹集到了一亿金左右。

    “兄长,不妨再印刷几十张,如此一来,我们就发财了。”典韦道。

    “这种行为不可取,物以稀为贵。”刘可道,“而且,我们需要维持官府的信誉。”

    为什么扬州官府借钱没人催?

    不仅仅是因为强大,还有信誉!

    如果刘可继续拿出十张许可证,前面的人就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所以,等过一段时间,继续拍卖不迟。

    当刘可将一亿金的钱庄支票交到鲁肃手中的时候,鲁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亿金,就这么到手了?

    “主公,你该不会随便印刷,拿来唬我的吧?”鲁肃道。

    “我会有那个闲工夫?”刘可反问道。

    鲁肃拜服。

    由于陈群外放出任冀州刺史,扬州商会缺乏了官方代表人。

    刘可暂时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可失望。

    这一次会费,达到了八千万金。

    刘可再次将这笔钱交到鲁肃手中,叮嘱道:“以后别跟我提钱。”

    “还有两千万金呢!”鲁肃道,两千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官府的负债已经降低到健康的水准。

    鲁肃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不想刘可太得瑟。

    然而,刘可还有杀手锏。

    “剩下的两千万金,从刘家的五千万金中扣除,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就是财大气粗!

    “好吧,主公你赢了。”鲁肃叹息道。

    刘可趾高气扬地离开了。

    其实,刘可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重新建立货币体系,铸造新币,只不过太麻烦,留待以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