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帝后似乎还没有离开的打算, 于是也不敢乱动。

    一时间公堂内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陶笉然面沉如水, 跟戚博翰对视了一眼之后,看到了戚博翰眼中的肯定, 于是又拍了惊堂木, 才继续判决道:“屠夫邻家见死不救,罚十年内不准享受朝廷颁发的新福利!”

    这个惩罚不痛不痒,并不会影响到那两户人家目前的生活质量。而且说是未来的福利, 可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新福利呢。

    所以这个惩罚,实际上那两家人损失的并不多, 甚至是约等于无。

    但陶笉然这么说,就像是告诉他们“你们错过了一个亿”一般, 令人为失去那或许不存在的利益而痛心疾首, 悔不当初。

    陶笉然看到围观的百姓都面有戚戚,于是再次警告道:“日后若再发现此类案例,有人知情不报,也会是同样的下场!”

    陶笉然在公堂上发了好大一通官威后,才让大家都散了。

    等闲杂人等都离开之后, 陶笉然原本气势汹汹的模样陡然松懈了下来, 像是干了一场硬仗一般, 只觉得浑身都懒洋洋地,不想动弹。

    戚博翰上前扶过陶笉然,让他倚靠在自己身上,柔声询问道:“我抱你回去?”

    “好啊。”陶笉然十分配合地搂住了戚博翰的脖子, 把头埋在了戚博翰的脖颈中,汲取其中源源不断的暖意,来抵消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似乎不管什么时候,戚博翰都能像现在这样,坚定地站在陶笉然身边,陪伴支持着他,就像是他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等回到王府的时候,陶笉然已经恢复如常了。

    陶笉然抱着四个可爱的小宝贝一人一个么么哒,吃过晚饭之后,就跟戚博翰回到房间,商量起了正事。

    今天的事情也带给陶笉然一个警醒,他虽然不能立马提升妇女的地位,但是至少不能让她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处申述。

    “我们让袁沙净立个反家暴法吧。”陶笉然说着,就展开了信纸,提笔就开始写。

    戚博翰应了一声,看着陶笉然写完信后,才道:“那个县令的底细查清楚了。”

    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小县令,暗卫一个下午便查清楚了。

    这县令确实是屠夫家的堂叔伯,还没有出五服,平日里的关系还算亲厚。而屠夫一家平时也仗着县令的名声,在县城里占了不少便宜。

    县令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别提屠夫家暴的事情了。

    不过除此之外,县令在任期间,也没干过点别的贪赃枉法的事情。

    总体来说,还算是个清廉的官,只是有点小偏心罢了。

    这点小瑕疵,若是在别的统治者中,便是白璧微瑕,并不会多加苛责。

    但是陶笉然却不这么想。

    这县令现在只偏帮亲戚,没犯什么大错,但难保日后遇到更大的诱惑,不会犯下大错!

    如今既然被陶笉然遇到了,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陶笉然思索了一番之后,并没有严惩,只道:“既然是这样,就降为县丞,小惩大诫吧。”

    按照陶笉然的风格,最喜欢的惩罚就是限制一个人的未来,而这一次对这个县令只是降官处理,并没有其他的惩罚,可以说是真的小惩大诫了。

    这些小事,一向都是陶笉然决定的,戚博翰自然没有反对。

    屠夫这件案子,到这里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陶笉然给了夏元忠一百两银子,算是买了夏元忠作的那首儿歌,然后将乐谱歌词送到行政处,让他们在各个小学开个音乐课,就教孩子们唱这首歌。

    这歌夏元忠给取名为,此时的他们都不会想到,这么简单的一首儿歌,竟然会流传到千百年后,成为一曲经典。

    而其他的音乐生,在得知夏元忠一首歌竟然能卖一百两银子的时候,大家都不淡定了。

    他们如今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了,其他同龄人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开始成为家中的顶梁柱,而他们却只能每个月领点微薄的上学补贴。

    学生们若是说没有点别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如今有夏元忠的例子在前,所有的学生都纷纷找到戚靖宇,询问陶笉然还需不需要别的歌。

    陶笉然得知之后,自然是非常欢迎。

    于是对戚靖宇道:“不仅是儿歌,我们学校也要校歌,国家需要国歌。而百姓生活也需要各种能感同身受,宣泄情绪的歌曲。只要他们能作得出来,我觉得好的,统统有赏。”

    戚靖宇何其聪慧,一下子就猜到了陶笉然的意图:“陛下已经不满足报纸了,还想用歌曲来操纵人心?”

    “哪有你说的那么邪乎。”陶笉然翻了个白眼,“只是丰富一下百姓们的精神娱乐而已。口口相传的歌曲,比报纸要好用许多。”

    毕竟现在瑞朝的文盲率那么高,报纸的普及率受到的限制非常大,而歌曲就不同了,就算是五音不全的人,偶尔都会喜欢哼点小曲。

    只要健康向上的歌曲能得以广泛传播,那老百姓们哼唱着这些歌的时候,总会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比不上接受教育那么深刻,但却更加润物细无声。

    陶笉然说着,又对戚靖宇道:“你要去京城的话,问问看有没有学生愿意跟着一起去。他们学了这么些年,虽然不能出师,但跟在你身边做个助教可还行?”

    戚靖宇闻言,立即站了起来,远离了陶笉然,一脸惊恐道:“你不会想要我教更多的学生吧?”否则他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助教!

    陶笉然但笑不语,戚靖宇只感觉前途一片黑暗,但他没办法拒绝,谁让他有小辫子在陶笉然夫夫手上呢。

    转眼就到了活动竞赛开幕的日子,陶笉然夫夫不仅参与了致辞,还饶有兴致地观赏起了学生们的作品。

    各大研究所一同出题,学生们自主研究了一年多,竟然做出了不少令陶笉然眼前一亮的作品!

    比如针对地理研究所的题目,竟然有学生做出了有些类似浑天仪的东西!

    虽然距离陶笉然印象中的浑天仪还差得远,但是学生能在没有任何人点拨的情况下,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已经是非常天才了!

    不仅如此,竟然还有别的小组做出了天文望远镜!

    诸如此类的天才设计还有许多,连陶笉然和戚博翰这种见多识广的人,都觉得大开眼界。

    戚博翰尤为如此,他甚至没有想过,自己治理的国家,竟然能这么集中地涌现出这么一大批天才!

    不对,或许应该正如陶笉然所说的,并非其他时代的天才少,只是文盲率太高,才会导致了原本有天赋的百姓,没能及时得到知识的启蒙,从而埋没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所以如今瑞朝的盛世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陶笉然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