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点声你弟弟睡了!”妈妈皱眉甩脱陈见夏的手,“喊你爸干吗?赶紧吃完饭赶紧睡觉!”

    孟母劝学的计划在几天前彻底宣告失败,小伟死猪不怕开水烫,妈妈让他在书桌前至少坐到凌晨一点,他就真的坐到凌晨一点——坐着睡。

    终归是心疼了十几年的儿子,她还是开恩让他按时回房睡觉,不知是不是心里清楚,都初三了,逼也没用——这是妈妈对她自己都不肯承认的。

    见夏爸爸拎着报纸从房间走出来,老花眼镜从鼻梁上滑下,看上去有点滑稽。

    “回来了?饿了吧?我看你跟你同桌做题挺紧张的,就没叫你。”

    “爸,我有话跟你们说,”陈见夏拉过餐桌旁的两把椅子,“咱们坐下说。”

    妈妈渐渐有些明白过来了。女人的直觉总是领先于男人,她半笑不笑地抱着胳膊,并不坐下,好像这样就能率先摆明拒绝的姿态。

    陈见夏并不着恼,也没有再劝,自己先坐下了,然后抬头看着呆站在门口的父亲。

    她爸爸想了想,走了过来,坐在陈见夏对面。

    “我没别的事情,就是确认一下,是不是我在月考中能考第一名,我就可以回振华?今天老师提过,月考就在下礼拜一,出成绩很快的,用不了一个月那么久。爸,我想你应该提前和俞丹……俞老师打声招呼,就说我已经被教育好了,可以回去了。”

    妈妈眼睛一瞪:“这是大人的事儿,轮不到你插嘴——”

    “我的前途毁了,你的儿子就会好?”

    这是家中有史以来最沉默的时刻。让妈妈忘记跳脚的原因,是陈见夏罕见的平静。她从小到大无数次像孩子似的哭闹,哭不公平,闹爸妈偏心眼,闹到有理变没理,反挨一顿暴打。这个哭哭唧唧的女儿从未像现在一样,无比冷漠而精准地戳中了藏在房间里的大象。

    这个局促的客厅里,一直让所有人谨慎绕行的大象。

    你的儿子,和我。

    “我们班主任瞧不上我家里穷,不像别人似的能给她送礼、办事儿,所以恶整我很久了,我怕你们担心,更怕你们知道了也没什么办法,反而自责,所以没跟家里说而已。”

    她用哭腔说,低着头,掩饰冷静。

    “的确,我早恋,但我从没影响成绩,上次考试没考好是因为答题卡涂串了,俞老师其实都知道。连我和那个男生一起吃麦当劳都被她撞见过,高二的时候,她根本也没管过。”

    陈见夏略过母亲倒抽冷气的做作姿态,赶在对方追问之前,抢先开口把话说了下去,“早不管,晚不管,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把你们找到学校去,就是因为我和另一个女生一起竞争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加分,她收了人家的钱,所以要挤掉我的名额。因为你们把我带走,现在加分我拿不到了。”

    陈见夏期期艾艾,演得投入,内心平静如寒冬凝结的湖面。她事先并未排演过,甚至在开口之前,她都没想到自己会将真相与谎言的比例均匀调和,搅成这样扭曲的说辞。

    灵魂深处好像有什么改变了,但她不在乎。

    见夏演完受气包,抬起头,直视父亲,话却是说给母亲的。

    “你是想要一个早恋但是考上名牌大学光宗耀祖的女儿,还是一个不早恋但是窝囊一辈子还要一辈子靠你养、靠你出嫁妆的女儿?我随便写张卷子就比县一中的第一名考的分数高,县一中的教学水平只会给我拖后腿。多少人削尖了脑袋要进振华,只有你会听俞丹的指挥把我接回来,你知道吗,她反而会在背后笑你们果然是乡下人,送不起礼就罢了,养个孩子连点远见都没有。”

    她就像一个失去痛觉的人在撕开手指上的倒刺,眼见鲜血淋漓,脸上没有一丝波澜。

    陈见夏的父母震惊地看着她,仿佛她是一个深夜闯入自家客厅的陌生人,一个凭空降临在市井生活中的预言家。

    “你们就是再不想要我这个女儿,也把我生出来了,扔不掉了。没人比我更在乎自己的前途,我好了,也能帮帮小伟。无论如何,我要回振华。”

    陈见夏的父亲迟疑地动动唇,想要说什么,陈见夏已经走回到自己房间,关上了门。

    她不急于让他们当场低头。过分逼迫会让父母因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愈加固执,她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慢慢地回想,疑心自己的确是被省城高中眼高于顶的班主任俞老师给耍了,却因为自卑而无法求证,最后只能站在她这一边。

    爸爸混办公室不得志,最知道自卑的滋味。

    陈见夏靠着门滑坐在地上,眼泪滴滴答答地落在衣襟上。弟弟迷迷糊糊坐起身,问她,姐,你回来了?

    陈见夏点点头,又摇摇头。她看着他,夜色中弟弟顽劣却懵懂,并不知道姐姐刚刚划出一道天堑,将他隔在了另一边。

    “嗯,回来了。”她安抚地揉了揉弟弟的头,青春期的男孩本能地将她的手打开,陈见夏失笑。

    但是也要离开了。她对自己耳语。

    县一中教学质量堪忧,但是陈见夏无法否认它对课业抓得很紧,连月考都争分夺秒,四门考试挤在同一天完成。

    她走出被暖气烘烤到缺氧的考场,整个人都是昏沉的。回到班里收书包的时候,王晓利找她对了几道他拿不准的题,两人的答案一样,王晓利明显松了一大口气。

    他忍不住又追问:“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呢?”

    “坐标是(-1,0,-1)。”

    王晓利脸色暗了暗:“那我做错了。”

    “不一定,说不定是我错了。”她安慰道。

    王晓利半笑不笑的表情让陈见夏客气不下去了。上次差距极大的比试过后,她的任何谦虚都是对王晓利的不尊重。

    “步骤分得满了,结果差点顶多就扣个三四分,比一道选择题的分值还少呢。别想了,回家换换脑子。”

    王晓利不置可否,目光忽然越过她看向后门口。见夏也跟着回头,居然看到王南昱在朝教室里张望,她连忙放下手里的练习册,跑过去。

    县一中的操场小得可怜,他们很快就转了一圈又一圈。篮球架下十几个高一的学生争抢同一个球,陈见夏小心地躲避开。

    这里的学生相比振华要传统和拘谨很多,一男一女光天化日走在一起,是件稀奇的事情。陈见夏坦然地面对陌生同学的打量,像在和一个个过去的自己擦肩而过。

    “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上课了,也不说一声。”王南昱说道。

    “你不是一直在省城上班嘛,我又不知道,”她笑着说,“回来看你爸妈?谁告诉你我在这儿?”

    王南昱接住滚到他们脚边的篮球,抛回去。

    “旅行社毕竟我家里亲戚开的嘛,对我挺照顾的,看我都好久没回家了,就给我放了一个礼拜假,正好……唉,”他顿了顿,“上次跟你一起去滑雪那个男生,上个礼拜去公司找过我。”

    王南昱说完快速瞟了见夏一眼,偷偷观察她的反应。

    “他跟你说什么了?”

    “他问我咱们初中同学有没有在县一中的,觉得你可能在这里,所以到现在还没回振华……”

    陈见夏低下头很温柔地笑了。

    她刚刚没有顺着王南昱的话茬说“回来上课”,而李燃,把“回”这个字眼,用在了振华前面。

    她把这种默契当成某种珍贵的约定。

    “你也知道,初中咱们班就没几个学习的,他这么一问倒真把我问住了,我在aren的校友录打听了好几轮才找到一个叫张雪的女生,她考到一中了,和我说你刚转过来。你们见过?”

    陈见夏想起那个叫张雪的女生,初中时候总考她们班第二。她耸耸肩:“张雪啊,初中她总考咱们班第二,不过我俩不太熟。”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跟谁都不熟。”

    “她还问我你怎么转回来读书了,是不是……”

    “是不是在振华跟不上,被赶回来了?”陈见夏语气讥诮。

    “你怎么知道的,”王南昱大笑起来,“我以前上学时候就不乐意跟好学生玩,其实你们好学生特坏心眼,老师还总说你们乖,听话,单纯。单纯个屁啊,小九九比谁都多。”

    “她知道我在一中,不直接来找我,却跑去问你我的情况,还能有什么好话,一猜就猜得到。”

    “她是不是以前总考不过你,心里不痛快呀?”王南昱假装思考了一下,“那就是忌妒,你不用跟她一般见识。”

    陈见夏平静地点点头:“那时候全校谁考得过我。”

    王南昱一愣,这次笑得更大声了。

    王南昱在第一百货商场请陈见夏吃肯德基,进门就憨厚地和值班经理打招呼,转头和陈见夏轻声说:“以前就是她带我的,总骂我。”

    “那你还和她打招呼?”

    “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我舅舅跟我说的。都在社会上混,以后谁用得上谁还说不定呢。”

    陈见夏知道自己这个高三生一时半会儿都用不上这些市井智慧,但不妨碍她好奇又认真地聆听。

    “你这么讨厌好学生,还和我做朋友,也是因为万事留一线?”她忍不住问。

    “你说你们这些学习好的,怎么那么喜欢……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举一反三?往自己身上扯什么。”王南昱把番茄酱挤在汉堡盒盖内,瞟了一眼陈见夏,“你跟张雪她们不一样。她们太爱攀扯了,跟谁都比,比得上就瞧不起,比不上就酸,反正我不喜欢。”

    “我也很喜欢和别人比,”陈见夏摇摇头,“只是不跟她们比罢了。我去了振华,眼界高一点,仅此而已。”

    “人和人之间不就差那么‘一点儿’吗?”王南昱边吃边问,歪着头看她。

    陈见夏哑然失笑。

    放榜的日子终于来了。

    冬季天亮得晚,陈见夏大半张脸都缩在围巾里,半眯着眼睛,困倦地走在昏暗的上学路上。红绿灯前,一阵冷风袭来,她一个激灵,茫然地止步三岔路口,一时忘记了学校的方向。

    刚走进教学楼就看到许多学生围在告示板那里。

    振华历来只是将每个人各自的学年名次附在班级名次表的最后一列,完整的全学年排名则是厚厚一沓的a4打印纸,装订成册,有兴趣研究的学生可以自己去老师办公室借阅。县一中则完全没有这层“素质教育”的虚伪,大喇喇地用毛笔蘸墨汁,写在一张张巨大的红纸上。

    陈见夏定了定神,走过去,甚至不需要挤到最前面,就看到了攒动的人头上方,红榜第一行:

    第一名 陈见夏。

    她站在人群外围,仰头望着自己高高在上的名字。离得最近的几个女生注意到了她,窃窃私语,其他人也纷纷转过头来向这位新女王致以注目礼,人群竟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在她面前让出一条通向教室方向的道路来。她有点尴尬——真的踏上这条路,显然是张狂得不知好歹了,但若非要绕开走,又很小家子气。

    解围的是王晓利,呼着白气从她身后走过来,行走间防雨绸运动裤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他刚好穿过人群分出的路径看到了他自己的名次,第二名,而且称不上“屈居”,因为总成绩和陈见夏相差了45.5分。

    王晓利只是瞄了一眼,十分平静地和陈见夏说:“这下好了,等你一走,我再考第一也没意思了。”

    陈见夏连忙跟在他背后一起往教室走,人群渐渐散开。离开大厅前,她最后抬眼瞄了瞄红榜上自己遥遥领先的第一名,心中微哂:还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然而,那些陌生同学的眼神,却让陈见夏的心口涨满了骄傲感,像在火上烘烤的棉花糖,膨膨的,甜甜的。在班级门口他们两个遇到了怀抱一沓卷子的班主任,老师的眼神飘向她,笑着点点头,表达着一种无声的肯定。

    曾经她的老师和同学就是这样看她的。

    她是怪物,是神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是连王南昱等不良少年都默认“不能惹”的金凤凰;她心中揣着理想,羡慕又悲悯地旁观同龄人调笑胡闹,遥遥领先,让试图一争高下的张雪等人望尘莫及,每天坐在教室里,抬起头,都能看到老师善意的眼神,满满都是期待,都是“与众不同”……

    三年前坐井观天的陈见夏实在太富有了。因为实力差距悬殊,她的自信和骄傲中满满都是笃定,这种无知所带来的笃定,是如履薄冰的楚天阔永远也无法拥有的。

    直到被振华踩进泥土里,她才发现,背井离乡失去的是什么。

    陈见夏挨过了两堂讲月考卷子的课,翘掉课间操,朝王晓利借了手机,握在手心里,慢慢沿着走廊踱步。周六只有高三集体补课,高一高二的区域空得发冷。

    以前听大人说过,县一中的校舍是保护建筑改建,大金朝留下来的文物,古色古香,连锅炉房角落的柱子都雕龙刻凤,她从小心向往之。真的来读书了,她却一眼都没好好看过这所从小憧憬的学校,此时此刻也无心观览,心思都在手机上。

    她先打给家里的座机,担心是妈妈接,迅速挂断,想了想,拨通了爸爸的手机号,几声等待音过后那边接起来,陈见夏努力让语气听起来平静温和:“爸爸,在忙吗?——我们月考放榜了。我考了第一。”

    上次夜谈过后,陈见夏终于得到了她期盼的允诺,虽然擅长打官腔的父亲用了“到时候”“看情况”“尽量”“积极”“协商”的说法,但终归是为了定她的心,答应了。

    难题抛到了父亲那一边。他沉吟片刻,说,那就周一……

    陈见夏急了:“爸!”

    许久,父亲那边说:“好吧。”

    陈见夏定定看着窗外,操场上的积雪被潦草地推到四周,蓝色铁皮板在东南角围出了一小片简陋的自流平溜冰场,门卫大爷拎着水管,慢悠悠地注水。她默默数着铁皮上凹凹凸凸的楞条,一条,两条……一直数到视线最远方。

    她再次拨打爸爸的手机号,被挂断了,拨打家中座机,忙线——陈见夏推测他正在和俞丹通话,心跳如雷,震得她几乎什么都听不清了。

    漫长的十分钟过去,手机终于响起:“我刚才在跟你们俞老师通话,你看你这孩子急的,怎么不上课?”

    他虚弱的东拉西扯让陈见夏的心坠崖了。

    “她答应了吗?”她问。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