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10章</h3>

    <!-- S 正文 -->

    “鄙舍简陋,还望先生见谅。”

    送走了蒋瓛,朱寿折返回来开始招待李善长,对文人就该有足够的尊重。

    “不妨事。”

    李善长和善以对。

    “先生随我来,听说爷爷给我安排先生时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边是新搭建的书房,先生先委屈下,在书房隔壁住下。”

    朱寿带着李善长来参观了府上刚建好的木屋,看上去比较简陋,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李善长看着这地方,虽比不上以前陛下赐予的大宅子,可不管怎么说,总比天牢里要舒适太多。

    “多谢公子了,在下对此很是满意。”

    李善长也完全不作伪,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如今的他早没了那么多想法。

    既然陛下答应他护儿孙周全,自己就是帮他带带孩子又有何不可?

    “满意就好,先生先住下,门外两个叔伯的住处我也得安置好......”朱寿说着便要告辞。

    “公子稍候,你就不怕他们对你的制盐之法感兴趣?”

    李善长询问道。

    他可是认得,今天来的这一批一大半都是锦衣卫,特别是门外这两人。

    “爷爷留下的人,我用着放心。”

    朱寿笑道,要是爷爷给的侍卫都不能安心,他自己去雇人岂不是更不放心。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中途怀疑就是自讨苦吃。

    “敢问公子,为何要将钱财定的那么贵?

    在下只是一介书生,只知道盐价若高,百姓必然吃不起,就算是品质优良,也不值得五两银子。”

    李善长起了考校的心思,看看这小子到底是装傻还是真傻。

    朱寿认真的地解释了一番:“先生,五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能随意拿得出五两银子的,至少也是一个地主之家,寻常百姓饭都吃不饱自然连看都不会看这盐一眼。”

    “价格只是区分购买力的一个标准,目的不是让没钱的百姓吃到更好的盐,而是让有钱人心甘情愿地去付钱。”

    “这就关乎于一个词,面子,或者说虚荣心。

    棉麻可以御寒,为何天下富有者皆爱穿绫罗绸缎?

    五谷可以充饥,为何那些有钱人愿意为了口腹之欲而一掷千金?”

    “因为这能显示出他们与百姓地位,阶级的不同,就如同皇帝必须要穿龙袍,百姓不可穿一样,这是他们自傲的根本。”

    “这盐也一样,平常用盐,除了饭菜便是刷牙,这是有钱人的习惯。”

    “我卖五两银子已经很给面子了,这个价格贴近贡盐,光从品质上看,那些有钱人已经不亏了。”

    “而从面子上来看,买这种高等盐,则给了他们显摆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人人如此。

    就连当今陛下,统一后不还荣归故里,将凤阳建为中都。”

    “只是可惜了,要是有国公能帮我推广此事,定会让盐大卖。”

    这番话,给李善长说的有些惊讶。

    这已经不仅仅是站在经济上思考,还站在了人性上去思索。

    “不过官府那边的价格该怎么办?

    定了贡盐的价格,哪怕品质不相上下,可它也不是贡盐,陛下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李善长紧跟着又问了句。

    “没办法,这天下还是皇帝最大,咱如今的陛下,大家也都有耳闻,往好听了说,雄才伟略,往不好听,就是没把咱当人。”

    “应付如今陛下,那就老老实实交出所有资产,然后陈书自证清白。”

    “老朱一高兴说不定就没事,不过啊他最近应该是没功夫看我们这些小人了。”

    朱寿无奈地笑了笑。

    “公子博学多才,老夫佩服。”

    李善长作揖,垂下的眼角露出一抹似有深意的眼神,这小子果然不一样。

    不过没想到吧。

    我李善长就是陛下派来的。

    不过此处的事想必朱元璋很快就知道,那到时候就有趣了。

    果然不出所料,两天后皇宫里。

    朱元璋检查着这些袋子里的盐,眉头皱的很紧。

    五两银子一斤,怕是拿出去卖都会被他人嘲笑,哪怕这些盐真的很不错。

    可真有那种傻子会买吗?

    这不是给他添乱嘛,当初怎么就糊里糊涂地应下。

    “朱寿没说其他什么?”

    朱元璋又问了句。

    “陛下,少爷他只说这些盐并非是卖给寻常百姓的。”

    蒋瓛硬着头皮说道。

    “嗯?”

    朱元璋猛地转过身,“这难道是卖给朕的不成,一斤五两银子,这么些就是五千两,那可是五千两。”

    蒋瓛被吓得瑟瑟发抖,他知道陛下是怎样一个厌恶贪官的人。

    贪污五十两就要处死的大明律,就像把刀一直悬在满朝文武的脑袋上。

    现在这情况,他也不敢说话,只能任由陛下发作。

    “备车,明日朕要亲自去问问他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冷声呵斥。

    “陛下,燕王过几日便要回京,万一赶不上......”蒋瓛把头埋到最低。

    “让标儿去接老四。”

    朱元璋拂袖而去,显然是生了不小的气。

    直到朱元璋离开,蒋瓛才偷偷抬起头,望向西北方。

    “公子啊,在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他也没办法,实在是朱寿也在谜语人,要是说清楚,他或许能劝那么一下。

    可是陛下生气,如今除了太子朱标,谁敢去劝啊。

    他可只有一个脑袋。

    想到朱标,蒋瓛起了一个不该有的念头,但很快便压了下去。

    现在不是好机会,太早向太子靠拢,反而会让陛下不满,还是等太子继位再说。

    但突然他还想到了一个人,便一路直奔翰林院而来。

    在藏书阁,蒋瓛在一堆堆书籍中,找到了刘三吾:“三五兄,大事不好了。”

    刘三吾一脸不耐烦:“我正忙着呢?

    何事?”

    “那位,那朱寿皇孙这次惹怒陛下了。”

    “谁?”

    刘三吾迟疑了半秒,才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了?

    速速与我道来。”

    蒋瓛如实告知,刘三吾脸色一僵。

    怎么好好的就要卖盐,莫非还真要造反不成?

    </p>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