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妖孽邪少
    布特说道:“高楔是有点心眼儿,但不足以和你我抗衡的,他谋略不如我,勇猛不如你,不是我们的威胁。怕就怕他背后的那群老爷子,那群人可不是你我之辈可以揣摩的。就从这件事看,这群老爷子就太高明了。就算你是逃兵,还是牢牢被他们控制着,你简直就是如来佛手心里的孙猴子,任你怎么跳,也跳不出他们的手掌心。我是多么想你跳出来啊!”

    “只要老爷子们不想撒手,我就出不来。”云羽叹了口气说,“除非,我当汉奸。”

    “你当不成汉奸。你要是有那个潜质,我也不会与你为伍了。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不顾的人,怎么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你又有什么值得我为你卖命的东西呢?我的命卖了,还倒贴了我所有的积蓄,为的就是证明给世界看,我不是个罪犯,也是为了证明,我可以成为一代枭雄。所以,我必须要和你这样的人同心同德,因为我有不足,有谋无勇。而你,大智若愚!”布特端起酒杯说,“来,我们干一杯!”

    云羽摇摇头说:“我其实是被你绑架的。”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没有人能绑架你的灵魂。你是自愿的。”布特伸着脖子看着云羽说:“你敢说不是?”

    “说实在的,我也说不清。但是我不甘心在国内那样活着,被人猜疑。现在虽然也被猜疑,但是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云羽看着天空说,“我现在开始深刻的了解成吉思汗了。明白他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征讨,这种乐趣,是男人最大的享受。金钱,美女,名车,豪宅,声誉,名望,到了土地面前,一文不值。驰骋沙场才是活着的最高境界,站在自己侵占的土地上,宣布这都是我的的时候,才是最值得炫耀的。”云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错,英雄所见略同。我那么多年积攒的财富,总算是体现了他的价值了。”

    两个人的酒杯啪地一声碰在了一起。

    就眼下的情况,彩钢板是这里最实用的建筑材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省工省时。云羽打算建造一个彩钢板工厂。用彩钢板的房子代替那些茅草屋。这样不仅能防火防盗,还能防止蚊虫,有效的控制疟疾蔓延。

    大量的塑钢和玻璃源源不断朝着瓦乌运来。这些都是从国内进口的。这些东西到了后直接运进了临时仓库封存了起来。就等着彩钢板厂投产后作为配套产品发售。云羽总算是看到了希望,这些民众的努力劳动眼看就要变成物质返还给他们了。到那时候,人们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起来。

    所有女人都被瓦乌的天气弄得狼狈不堪,只有芭芭拉有着基因优势。她像是如鱼得水一般,每天都精神抖擞地在各地走来走去。她早出晚归,调查着这里的人文。由于她的肤色,给她带来了无数的方便。每个人都对她毫无戒心,愿意和她说心里话。芭芭拉了解到,大多数人是拥护云羽的,这让她有了莫名的满足感。

    云羽最关心的事情就是飞行员的培训。飞机上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用英文显示的。这些瓦乌的青年都不懂英文。所以,要想他们学会驾驶飞机,就要从英文开始。只是这些简单的英文,这些人都学了大概半个月才掌握。之后,沟通还是问题。要是中国飞行员和他们一起出去执行任务,用什么语言沟通呢?只能还是英文。于是,这些人白天学习驾驶,晚上学习英文,很快就有吃不消的了。白天上课睡觉,晚上上课就是一片呼噜声。

    云羽过去给他们上了一堂政治课,由于语言不通,效果也不好。翻译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很好的表达那种感情。没办法,只能降低训练和学习的强度。布特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得慢慢来。

    海军陆战队的训练还算是顺利,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手势后,大家交流不成问题。他们进步神速,并且纪律严明。是一支看出希望的部队了。可以说,这是近朱者赤。

    随着一批歼十B轻型战斗机的到来,那些个学员都来了精神。他们知道,这些先进的三代战机是为自己准备的,一下子就没有觉了。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随着第一个学员驾驶了教练机上天后,大家更加的努力了。很快,到了上天标准的飞行员越来越多。天上已经能看到歼十的影子了。云羽说:“让他们飞,不要怕摔,更不怕费油,必要时准备一场实弹演习。”

    歼十属于轻型战机,苏两七是重型战机,歼十的到来刚好形成了高低搭配,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最近一个多月,美军那边消停了,再也没有飞机过来袭扰。云羽知道,那边一定也是一刻没闲着,我们进步,那边一定也在进步呢。

    瓦乌的人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了,手头有了钱,心里都踏实了。他们开始考虑买点什么。但是这里是个物资匮乏的地带,有钱都没处花。一旦有点新鲜玩意,贵得离谱。一个影碟机都要八百块钱。同样的东西,在国内也就两百块钱罢了。光碟十块钱一张,那破盗版光碟在国内都是论斤称的。

    布特发现,必须控制物价了。控制物价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进口大量的生活用品,然后低价销售。如果这样,又打击了那些千辛万苦的倒爷。只能是雇佣那些倒爷当员工,搞合作社才行。布特发现,民主制度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根本行不通的,只能是计划经济。他开始专心看毛泽=东思想,从里面找着一些治国的办法。

    彩钢板总算是投产了,云羽看着一块块的板子从机器里压出来的时候笑了。接着,一些手工业者被请进了工厂,开始加工门窗。房屋的设计图都弄好了,有大有小。包括瓦乌的城市规划图也都弄了出来。云羽开始在瓦乌搞拆迁了。在这里拆迁不是多难的事情。那边建好了一条街的房子,这边的人拎着包欢呼雀跃就跑过去了。一边走一边笑,他们没想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屋子。

    当本地居民都住上新房后,也只是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空出了大批的土地来。云羽开始建商品房了,一栋栋的商品房建了起来,店铺,商业街都规划的很好。于是,开始有外地人迁移了过来,因为在这里,没有杀戮,有的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医院,公交车(一辆辆驴车定点拉人),还有直达首都的长途汽车。这里有南苏丹上最丰富的市场,可以说是天堂一样的生活。在这里,大家都有工作,都能赚到人民币。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几乎花掉了云羽和布特所有的积蓄,总算是把社会的基础搭建起来的。虽然没有税收,没有盈利,但起码赢得了人心。人心才是最大的财富。中国人,是瓦乌的大救星!这是瓦乌人的共识。

    这天,云羽徒步朝着学校走去。行人见到云羽纷纷行礼,云羽也笑着还礼。大家都习惯看到这位领导人走在街上,只是对着云羽一笑后就都忙自己的了。

    街边上,开始出现了新鲜的蔬菜。这里种植蔬菜长得很快,水井在瓦乌周围打了不下百口。都是深水井,基本能满足农户的需求。每天早上,都会有农村的妇女头顶着新鲜蔬菜进城。她们发现,无论自己弄来多少,都不够城里人吃的。

    瓦乌人的进食量越来越大,是以前的十倍。云羽知道,大家的生活水平总算是上来了。从粮食和蔬菜的消耗量就看得出。孩子们的体型也都正常了,不再是大脑袋大肚子的样子,那样子让人看了揪心又恐惧。

    同时,问题又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瓦乌的大街小巷里有了一批批的乞丐,也可以说是难民。他们根本不找工作,就靠着乞讨为生。而且这类人越来越多,瓦乌成了一个乞丐之城。

    开始的时候,瓦乌本地人还会拿出食物和他们分享,但是他们发现,越是这样,乞丐就会越多。同时,瓦乌政府颁布了法令,禁制对行乞者施舍,让他们自生自灭。如此一来,一部分乞丐开始返乡,一部分试图去找工作。还有一部分,干起了偷摸的事情。最倒霉的就属郊区的农民,有时候早上醒来去菜园子割菜,却发现一园子的菜都丢光了。

    布特最近因为这个事愁坏了,他去了市政府,和市长商量,要求他们加大警力。市长开始选拔警员和组建巡逻队,并且要求每家每户要协助警务人员做好防盗工作。布特这才发现,有些事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的。

    瓦乌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南苏丹的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上海一样。外地人开始来这里做生意了,这是个好的开始。同时,吸引了大量的知识青年来这里发展。随着人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又不行了,路上开始有汽车了,并且越来越多,经常有撞人的事情发生。这里的人对汽车没啥概念,开车的也对行人没概念。路倒是挺宽,孩子们非要在路中间奔跑嬉戏,开车的忽左忽右,也没有个规矩。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